如何将一只死老鼠卖给一个和尚?即便是职业销售员,可能也会为此感到头痛。但即兴戏剧(Improv Comedy)却能让你瞬间想到解决方案。
即兴戏剧,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小丑戏,后逐渐失传。上世纪60年代,即兴戏剧在美国复兴,逐渐演变为一种风靡欧美的现场秀表演形式。即兴戏剧不需要排练,不需要剧本,参与表演“零门槛”的属性,广受男女老少欢迎。
上世纪60年代,即兴戏剧在美国复兴,逐渐演变为一种风靡欧美的现场秀表演形式。/图·unsplash
十年前,央视推出的一档综艺《谢天谢地,你来啦》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了即兴戏剧的魅力。在节目中,嘉宾们分别打开一扇门进入不同主题场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对门后面的情景及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一无所知,同时,面对任何问题都只能说“是”。节目对嘉宾的“整盅”效果令人捧腹。
十年后,即兴戏剧逐渐走出舞台,向大众娱乐方向转变。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表演形式,而是成为普通人也能参与的一种休闲减压、打开社交圈的新兴生活方式。
用“Yes, and”拯救不开心
隆冬时节的北京格外寒冷,但北京西什库三一书馆内的气氛却温暖如春。每周三晚,这个半地下图书馆都会举办一场即兴戏剧表演工作坊活动。如果你恰巧在这个时间经过这里,一定会被门缝中传来的阵阵欢笑声所吸引。
在主持人马岩的带动下,即兴戏剧工作坊内充满欢声笑语。 /受访者供图
来参加即兴戏剧活动的人中,有话剧演员、主持人,也有公司白领、律师、程序员,还有摄影师、画家、厨子和健身教练。无论抱着何种目的来到这里,至少在活动进行的两个小时内,他们都得以暂时摘下面具,回归本真的自己。
在工作坊最开始的破冰环节,主持人会让每位参与者给自己起一个昵称,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彼此之间迅速熟络起来。进阶的训练是让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当表演时遇到任意同伴时,都需要告知对方自己是谁、要去干什么,同时和对方互相交换角色扮演。
在游戏中,被各种社会角色所拘束的人们得以打破条条框框,彻底放飞自我。有人扮演乞丐、盲人、流氓,还有人扮演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和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好不热闹。
在游戏中,被各种社会角色所拘束的人们得以打破条条框框,彻底放飞自我。/受访者供图
“Yes,and”是即兴戏剧的精髓。在台上,无论同伴给出何种反应,你都不能拒绝。“接受发生的一切,不要想象将来,并且给出自己的第一反应。”主持人会在表演开始前这样提醒参与者。
在最后的表演环节,主持人会引导参与者完成一组规定情境下的表演训练。台上三个人,必须有一个人坐着、一个人蹲着、一个人站着。背景可以是在桑拿房吃火锅,也可以是在天体海滩。参与者完全靠临场发挥,根据同伴的反应即兴作出反应。
不少第一次接触即兴戏剧的人在台上尬了场,推动不了剧情,却依旧跃跃欲试。而老手们则玩得得心应手,向同伴抛梗、接梗,呈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
老手们玩得得心应手,向同伴抛梗、接梗,呈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受访者供图
“伴路人即兴戏剧工作室”讲师马岩是这场活动的主持人,曾担任《周六夜现场》戏剧总指导的他十年前接触到即兴戏剧,见过太多来体验和学习即兴戏剧的人。
马岩表示,在美国学习时,老师曾告诉他,即兴戏剧是让人快乐的东西。
“来我们这儿的许多人都是身处逆境的人。他们感觉到孤独,在其他地方得不到认可。”他们中,有大四毕业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学生,还有被电视台裁员同时又失恋的主持人,他们在机缘巧合下来到这里,希望能寻找同伴疗愈自己,找到未来的方向。
即兴戏剧是让人快乐的东西。/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儿有个口号是,如果你不开心了就来这儿,开心了就别来,祝你永远都别来!”马岩开玩笑道。
很多人通过即兴戏剧让自己走出了阴霾。通过学习即兴戏剧,那位被裁员的主持人打开了戏剧表演的大门,后来成功转型当了演员。而更多普通人则因为接触到即兴戏剧,让自己开心了起来。
正如曾参加过即兴戏剧工作坊的摄影师宇哲所说,第一次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是他近十年心情最糟糕的时候。“我很诚实地说,我并没有记住谁的笑容,然而,我记住了一屋子的笑声。今天我能回忆起来的,是那个漆黑的晚上,一个小小的、一半书一半镜子的房间里,伴路人对我露出了笑容。”
很多人通过即兴戏剧让自己走出了阴霾。/受访者供图
“就像没事儿去喝个啤酒、喝口茶一样,只是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热闹,即兴戏剧介于两者中间。”马岩说,“陌生的人在这两个小时内完全信任彼此,在其他社会活动中很少能提供这样的空间。”
在即兴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个孩子
在外企工作的壳儿从2014年开始涉猎即兴戏剧,第一次参加活动就爱上了它。
他最喜欢的一个即兴游戏叫“我是一棵树”。现场20多个人要努力构成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比如第一个人上台说:“我是一棵树。”第二个人可以说:“我是挂在树上的一只鸟。”第三个人扮演树底下的一只蘑菇,第四个人扮演树底下的草坪。还有人会扮演风,满场来回跑,最后跑出一身汗。不同角色之间还会发生连接。
在即兴戏剧里,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受访者供图
“在即兴表演中,你可以天马行空、不受限制地想象,抛开各种束缚进行碰撞。台下的鼓励也不断给我增加了成就感。”壳儿说。
在即兴戏剧中,需要敏锐捕捉搭档的动作和语言,并及时作出反应。玩即兴戏剧久了,壳儿明显感觉自己的观察力和反应力都在增强。
比如在工作中,他要和供应商开会,通过对方打电话时的语气和态度,来看出对自己的说法究竟是否认同。“对方打完电话说‘这样啊,我们再看看吧’,多半他对你是存疑的。这种人表面上说会仔细考虑我的方案,但其实肯定不同意。但如果他说‘这个好,我跟我们这边商量一下’,就证明事情虽然有难度,但你可能说服了他,他会配合你推进。”壳儿说。
玩即兴戏剧久了,壳儿明显感觉自己的观察力和反应力都在增强。/受访者供图
再比如,开会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人把手撑在会议桌上,证明他对这个东西已经没什么兴趣了。但如果有人皱着眉头频频点头,就说明他在认真听。
即兴戏剧给壳儿带来最大的改变,是让他变得更包容了。在他看来,“Yes,and”需要他接受在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工作中。
身为产品经理的他在沟通时会经常感到烦躁。“明明已经规定好1、2、3、4、5等步骤了,为什么你就不干3呢?后来我想通了。可能3就是不合理的。如果证明3不合理,就能优化一个流程;如果证明3合理,那我就发现了一个不合适的供应商。”
壳儿很享受即兴戏剧给他带来的那种回归本真的珍贵体验,这让他能用最放松的状态去呈现自己最真实的反应。/受访者供图
壳儿很享受即兴戏剧给他带来的那种回归本真的珍贵体验,这让他能用最放松的状态去呈现自己最真实的反应。
“所有人都像孩子一样玩耍。不管你真实年龄有多大,你的内心肯定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形象无法在其他场合呈现。在公司你是领导,你有下属,在家庭中你是好儿女、好丈夫、好妻子,你没办法让这个孩子跑出去。”他说,“当所有人把外表这层壳褪去,你会发现他们最本真的小孩儿的那个状态其实差不太多。只不过你的童年里有iPad,我的童年里有木头小手枪。”
如何“将死老鼠卖给一个和尚”
老侯早年学过表演,也当过节目编导,还专门在北京学习了一阵即兴戏剧,后来在河北邯郸开了一个叫“哎呦喂”的即兴剧社。
老侯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受访者供图
在老侯的学员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56岁的退休高中政治老师。她的女儿学的是艺术类相关专业,为了和女儿有更多共同话题,她找到老侯来学即兴戏剧。没想到过了半年之后,她意外发现,自己变得更幽默了。
老侯的学员中,还有很多是销售员。在前几年房地产比较火的时候,房产销售们都会组团来听老侯的课。
“和客户打交道最好的方式就是‘Yes,and’。”老侯说,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向一位和尚卖出一只死老鼠,“大师啊,您不是说要普度众生吗?您不是说要用善念去拯救一切吗?这不是一只普通的死老鼠,它曾经是一个生命。难道它的生命不值得拯救吗?它只卖您两文钱,您把它买走之后,这两文钱就能让我去吃饭了,我就有救了!您要是不买这只老鼠我就当场死,大师您不是要普度众生吗?”
就像原来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即兴戏剧又给我们铺了另一条路,这条路依旧布满荆棘。但无所谓,起码它给我们搭了条路。/受访者供图
除了销售培训,在老师课堂教学、团建、演讲培训中,都能看到即兴戏剧的影子。壳儿曾带过一次企业团队团建。这个团队空降了一位新领导,组织团建的其中一个小目标就是让领导知晓团队成员的性格。于是,壳儿将参与者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同题对决。
有趣的是,有领导在的那一组,所有人都不敢先开口,等着领导先去做动作,表演得束手束脚。而另外一组成员大家都能放得很开,表演也很成功。“后来我发现,成功的即兴戏剧团建,就不能有领导参与。”壳儿说。
玩即兴戏剧7年以来,壳儿碰到过各种职业和各式各样的人。其中最大的有50后,最小的还在上初中,还有妈妈带着自己七八岁的孩子一起来参加即兴戏剧活动。这位妈妈告诉他,自己的亲子沟通之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互相之间不理解,也无法沟通,所以想通过参加即兴戏剧活动,试着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能依旧无效,但多一条路总不是坏事。
壳儿很赞同这位妈妈的观点。他觉得没有必要去神化即兴戏剧所能带来的功效,因为它归根到底只是一个游戏,人们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个游戏改掉什么东西。只能说它能帮助人们换一个思路和心态去看待一些问题。
“就像原来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即兴戏剧又给我们铺了另一条路,这条路依旧布满荆棘。但无所谓,起码它给我们搭了条路。”壳儿说。
文 | 赤木瓶子
10年前,追逐喜欢的偶像,是成堆唱片、满床周边、满墙海报,和场场不落的巡演追随。来到了互联网时代,“应援技术”的迭代升级,也催化了粉丝对偶像表达真情的形式转变。
如今,应援自家偶像的方式,可以是卖力打榜、买数专,也可以是收周边、买代言产品,应援文化正在成为一场对偶像与粉丝的“双重考验”。尽管应援的方式各有千秋,但所表达的热爱和情感都是相同的、真挚的。而如今,一种新的应援形式正在通过音乐真人秀,介入到应援文化中来。
近日,星素互动音乐共创真人秀《合唱吧!300》在腾讯视频播出,歌迷们以大合唱的形式,与歌手完成了一场无彩排、史无前例的创意演出。
这种惊险又真实的应援新形式,不仅为观众带来一波“回忆杀”,对歌手歌迷们来说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站在“限定版”真人秀的舞台上,又要如何用音乐的内核,联结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真实情感体验?
当2007年快男主题曲《我最闪亮》、2009年快女的《Baby Sister》旋律一响,观众们瞬间被熟悉的旋律拽回十年前的夏天。
记忆为起点,音乐作联结。在《合唱吧!300》首期节目中,2007届快乐男声、2009届快乐女声同台演唱的经典歌曲,不仅“重现”了0713和09快女姐妹团的青春模样,作为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情感纽带,这些音乐也瞬间唤醒了歌迷的十年记忆。
十年前的夏天,歌迷们为台上少年们的“拉票应援”,也已然升级成为同台合唱、迎接双向“大考”的应援新形式。
首期节目播出后,#合唱吧300太好哭了##07快男重聚##09快女重聚#等话题迅速引起了网友共鸣,扑面而来的青春记忆也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有网友评论,“2007年我才小学,天天守着电视看,真的是满满的回忆啊,好希望2010年的快男也能一起来参加这个节目,都是我的青春啊。”
每一代人都有着那个时代的“专属青春记忆”,“07快男”“09快女”是属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新生代偶像们也正在为这个时代创造着青春记忆。
在接下来的节目中,即将登场的合唱团发起人R1SE、草蜢乐队、火箭少女101、声入人心、大张伟、张信哲、毛不易、范丞丞10组歌手即将来到,在经历了首期节目的少女粉色伞海、芭蕾舞阵之后,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接下来合唱团带来的应援新惊喜。
在提前看片会上,自嘲为“跨时代偶像”的张远坦言,“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是成就感,而一群人是幸福感。”
在《合唱吧!300》中,这「一群人」的数量约等于300人。合唱团近300名观众,从全国各地赶赴而至,大家素未谋面,只进行了短时间内的排练,便要与喜爱的偶像站在舞台共同迎接合唱“挑战”。
首先,合唱所具备的震撼力与感染性,是其它音乐表演艺术无法相比的。而300人的数量,对于合唱发起人的真实热度、歌迷的真诚与热情便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当遮住合唱团的巨大幕布被拉开,近300名歌迷们的音场来势汹汹,真情、热诚、感动写满了“大型应援现场”的每一张面孔。
再者,“限定合唱团”的无联合彩排形式,对合唱发起人与合唱团歌迷间的真实默契都提出了高要求。
一方面,是节目对合唱团的实力充满底气;另一方面,无彩排的真实刺激,也为偶像与歌迷之间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节奏氛围,激发了歌手的临场发挥的能力,亦能带给观众很多意外惊喜。
在完成《我最闪亮》的大合唱后,被合唱团“惊呆”的张远红了眼眶,“没有排练过的表演的魅力,它最完美的就是未知的那一下,不用说话都是心灵相通。”
确实,在合唱环节完毕后,合唱团中的歌迷代表的实力也惊呆众人,江映蓉歌迷的舞蹈获本尊“铁粉认证”,陈楚生的歌迷们一同弹唱陈楚生的经典之作《姑娘》,并完成了无缝合作。
合唱本就追求“共性”,而在《合唱吧!300》的舞台下,300合唱团的共性是同为台上歌者的歌迷身份,这样的身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通过合唱输送给偶像,并在合唱中即时得到反馈。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舞台表演,也是一场“限定版”舞台的创作现场。
“我曾经差点就放弃了,但是就在刚刚那一刻,你们又把我拉回来了。”
找不到曾经“站在舞台上唱歌的自己”的王栎鑫,看着台下和自己一样被大合唱演出震撼到的粉丝,泪水滑落。
如果说,以往真人秀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占据主导,那么如何让观众参与进来,在偶像与歌迷之间建立更多沟通、达成共情,或许是一档星素音乐共创节目的重大意义。
在《合唱吧!300》的舞台上,这种共情是相互的,影响也是相互的。歌手与歌迷的真实情感流露与呼应,在节目中展露无遗,为了让歌迷见到自己“少年的模样”,比如陆虎就在节目录制前极速减重30斤。
而在歌手与歌迷建立连接之外,歌迷与歌迷之间以共同热爱为媒介建立起的真实友谊,也令人动容。大家因为音乐相遇,纯粹的燃烧着,照亮彼此的灵魂。无论是因为苏醒而结缘的12年歌迷变闺蜜、从小学喜欢陆虎12年已经复旦毕业的“小粉丝”,还是王栎鑫粉丝在11年前签下的“白眉之约”,以及因节目而结缘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陆虎粉丝等等。
《合唱吧!300》监制李笑也曾坦言,“在这个节目里,真情的表达,要比整齐与否成功与否更重要。” 而“真情的表达,是来自于真正的歌迷本身。”
在节目的真歌曲、真刺激、真合唱赛制下,激发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真情流露,从星素互动到音乐共创,这场“真情秀”既是歌迷与偶像的彼此考验与联结,也是一代人与青春记忆的沟通线索。
纵观时下音乐综艺的形式,选秀类音乐节目更多将叙事线索交付于导师,而原创类节目向着垂直音乐品类精心耕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既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偶像热诚”、又能够追忆“经典情怀”的音乐舞台,无疑将成为音乐类真人秀的崭新的切口。
相关问答
关于活动中不用排练的表演节目比较多。在举行一些活动需要表演节目,有些节目需要排练,有些不需要排练,比如猜迷语,诗歌郎颂,魔术,即兴唱歌等等这类节目不...
容易排练创意性节目:1、诗歌朗诵节目,诗歌朗诵抒发感情,把快乐与大家分享。2、模仿秀流行歌舞,现在越来越多8090后年轻人喜欢韩国的流行歌舞,所以年会节目...
年会的节目虽然简单,还是需要排练的,因为在年会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一种非常开心快乐的氛围和心情,只有通过排练才能避免自己在表演的时候发生失误,这也是每...
短时间可以排练成诗朗诵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
以下是一些医务人员年会创意节目:1.模仿秀:让医务人员模仿自己最喜欢的明星或角色,进行一场搞笑的模仿秀。2.医疗知识竞赛:组织一场医疗知识竞赛,让医...
相声啊如果讲得够生动还是能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唱歌也可以或者排练点舞蹈会乐器也可以去演奏都没有多长时间游戏
六一儿童节不排练节目意义是有纪念价值的。而且许多孩子这是第一次排练集体节目,是相当困难的。不仅要小朋友与老师互动,也要小朋友之间的互动。还有小朋友不...
初五没有什么文艺话动节目。按照以往年份贯例,春节期间正月十四之前,一般沒有文娱活动。若元霄节有社火演出,则会在正月初八之后开始筹备演出,排练节目。今...
疫情期间不准备节目,很多学校还没开学。咱们附近的所有的小学和幼儿园,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在排练节目。不过我们这边的六.一成了老玩童的节日了,近几天我拍到好...
你好,现在已经到了六一选节目的时间了。很多老师对这六一选节目犯愁。更多的时候是孩子小,教起来困难,还要面对全体孩子家长,也觉得压力大,为了把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