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评书网大全听书网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单田芳评书网大全听书网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单田芳评书网大全听书网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曾吸引过无数听众。

单田芳评书网大全听书网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曾有人评价说,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单田芳评书网大全听书网 缅怀大师——单田芳评书作品

大师已去,再听不到下回分解了。

缅怀大师,整理单田芳评书作品:

水浒传

小五义

七杰小五义

龙虎风云会

水浒外传

封神榜

封神演义

大破冲霄楼

乱世枭雄

白眉大侠

京华英雄

九一九演义

说唐后传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续

老隋唐演义

三国演义

百年风云

言归正传

薛丁山征西

赵武灵王

禁烟风云

水莽英雄恨

九一八风云

天京血泪

楚汉争雄

燕王扫北

燕王剑侠

薛家将

辛亥革命

辽沈战役

宫闱惊变

太平洋大海战

太平天国

新隋唐演义

清末风云录

破晓记

平原枪声

明末遗恨

廊坊大捷

话说台湾

大唐惊雷

大明英烈

大明演义

安史之乱

传奇人物

杨幺传

曾国藩

铁伞怪侠

少林将军许世友

贺龙传奇

花木兰

新林则徐

李自成

说岳后传

童林传

于公案

努尔哈赤

林则徐

大唐贵妃

千山传奇

洛阳豪客

十二金钱镖

中国古代奇案故事全集

栾蒲包和丰泽园

天下故事会古代奇案

羊神

一生守候

老店风云

从军记

侠侣情仇

书评雅典

明英烈

全聚德传奇

连环套

洪武剑侠图

古今奇案

根本利益

风尘豪客

宏碧缘

大河风流

三侠剑

新儿女英雄传

(如有遗漏,欢迎朋友们补充)

单田芳评书——白眉大侠第二回

  长安侯贺兆雄听说朱似玉被人救走了,不由得勃然大怒。心说:"是谁干的?这人的胆子也够大的,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火神庙里点灯,我岂能容饶!"他吩咐道:"来人!通知长安府,四门紧闭,挨家挨户给我搜,不管他上天入地,我也要把朱似玉和救他的人都抓回来。"他正发威时,不料白眉徐良回来了。

  徐良把难女朱似玉救回家里,见着她爹朱焕章,人家父女团聚了,徐良就毫无牵挂,再次回到长安府,决定大干一场。这次徐良来,没露本来面目,经过化装打扮,变成了个吊死鬼。他正好听见贺兆雄大发雷霆。老西儿就在院里叫唤了一声,极为刺耳。贺兆雄先是一愣,"院里什么声音,前去观看!"几个恶奴就挑帘出来,不看还则罢了,一看,在天井院内站着个吊死鬼,二尺多长的大尖帽子,刷白的大白袍子,腰里系着白麻绳。往脸上一看更可怕了,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二尺多长鲜红的大舌头耷拉着。这鬼在院里连蹿带蹦,把几个恶奴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回到大厅,哭丧着脸禀报说:"……报……告……侯爷,可了……不得了!闹……闹鬼了。"贺兆雄一听,也吓了一跳,倒退了几步。屋里的人也瞠目结舌。原来贺兆雄这小子干的坏事太多了,现在心里发虚。他心里说:唉呀,这是哪个冤鬼呀,不定是哪年哪月死在我手上,今儿找到我头上来了。可是又一想,我是堂堂的长安侯,我手下有兵有将,怕你什么。我要显出胆小,会叫人耻笑。想到这儿,贺兆雄又把腰板挺起来了,吩咐一声:"来人!抬我的宝刀!"亲兵将他那五金宝刀,给他抬过来了。贺兆雄把宝刀接到手,把外边的袍服脱掉,到院里一看,也吓得倒吸了口冷气。在他身旁的一些教师,很多出身于绿林,其中有四个教师,一个姓鲇叫鲇鱼头、一个姓鳠叫鳠鱼尾、一个姓鲤叫鲤鱼刺、一个姓甲叫甲鱼腿,您听这四位的名字:鲇鱼头、鳠鱼尾、鲤鱼刺、甲鱼腿,这四位似虎吃人,那是贺兆雄手下的帮凶啊。他们都出身绿林,对于绿林这套事了如指掌。这四个小子有点不信,看了一会儿就跟贺兆雄说:"侯爷,您别相信这是真的。假的,这是人装的。朱似玉被救肯定与他有关,他是怕别人认出他的本来面目,这是化装改扮。""噢,对!"贺兆雄一听有理,"我虽然没见过鬼,可听人说过,神鬼怕恶人。"他向前迈了两步,把大刀晃了三晃,摇了三摇,高声喊道:"呔!对面的狂徒,你是谁?你敢不敢把假脸摘了,露出你的本来面目,让你家侯爷看看。你要真是英雄,把你面具摘了,你如果胆小不敢,你就甭听我的。但是,今天你进了侯府,要想出去,那势必比登天还难,速速报上名来!"。

  徐良暗中好笑,心说:我这套衣裳真有用,哪一回穿上,都把人吓一跳,省了我不少事呀。老西儿不但没理他,蹦得更欢了。

  长安侯一看,也火了,大喊一声:"休走!看刀!""嚓"一刀,力劈华山,直奔徐良的顶梁门。徐良一不慌,二不忙,透过假脸上的小窟窿,一看刀到了,就往旁边一歪脑袋,刀落空了。徐良忙一转身,转到了长安侯的身后,把腿抬起来,照着长安侯盆骨上那块脆骨就是一脚,"啪",把长安侯蹬得站立不稳,往前跑了十几步远,用大刀一拄地,才没有趴下。

  你别看他没趴下,可是把他疼得嗷嗷直叫。用手一摸,坏了,脆骨给踢断了。长安侯汗珠子也下来了,大喊:"还不给我快上,抓住他!"鲇鱼头、鳠鱼尾、鲤鱼刺、甲鱼腿、滚地炮、坐地雷,这帮小子各拿刀枪往前便砍,把徐良团团围住。徐良一边打,一边心想:我今天是抱打不平,已经达到目的,就不要把事情扩大了,也免得给当地官府带来麻烦。徐良想到这里,就和这些人开玩笑。怎么开法?他拿两手弹这些人的脑袋,他的手劲儿真厉害,弹一下就出一个大包,梆梆梆弹了一阵,没有摊不上的,把这些人疼得"嗷嗷"直叫。

  这时,他估计快到四更天了,不能久停,便从怀里一伸手把事先写好了的纸条拿出来,一抖手奔长安侯贺兆雄就扔过去了。贺兆雄不知是什么玩艺儿,往下一甩头,这东西落到了地上,骨碌一阵,滚出多远。这帮小子光注意这个了,徐良趁这机会飞身上房,三晃两晃踪迹不见。再说那个东西是什么?有胆大的过去把它捡来。原来是个石块,外边包了一张纸,把纸打开,上面有四句话,这才交给贺兆雄。他就亮一看,写的是:告诫贺兆雄,居官要正经,如若不听劝,严惩不留情!落款是:云游大仙是也。

  贺兆雄一看吓得一缩脖子,唉唷!好险哪!可能不是鬼就是仙,要是人哪能这么快呢?一转眼没了,算了,还是保住我这条命要紧。他率领人收拾收拾,不敢吱声了。

  徐良离开长安侯府回到店房,一看天色尚早,便把吊死鬼的衣服脱掉,往被窝里一钻,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吃了早饭,把店饭的账结清,就离开了长安府。等到出了长安,走过霸桥,徐良这个痛快就别提了。心里说人生一世,就得干点儿活儿,干活儿还得干好事。拿我说吧,皇上给我一百天假期,如果我就在家里一呆,无所事事,这多无聊啊!结果到长安这地方溜达溜达,没想到遇上这么一件事,打抱不平,救了难女,真比吃顺气丸还痛快。

  他掐手指头一计算日期,一百天的假期已过了多一半,临出门的时候,父亲徐庆一再告诫,叫自己早点回家,以防有点什么事。干脆我早点回家吧!徐良打定主意,沿着关中平原上的大道,准备出潼关回太原府。他一边走着一边想这些事情,一高兴他又唱起那山西小调。这人五音不全,嗓音又不好听,这一唱把走道的人吸引住了。大家都想:从来没听到过这么难听的嗓音。徐良也不顾这些,沿着大道直往前走。这一天徐良来到了华阴县,干脆打打尖,吃完饭,最好住到潼关去,他心里想着,迈步就进了城了。但是进了城他发现一件怪事,本来华阴这地方白天挺热闹,徐良没少从这儿路过。今天怎么大街上冷冷清清,道路两旁关门闭户,甚至街上连个小孩儿都没有,你得走半天,才偶而看见一两个人。徐良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是要打仗,老百姓都逃难去了?不能,要打仗,我能事先知道,也能从督提府那儿得到消息。现在国泰民安,不可能有这种事。放假?也不能。怎么家家都把门关上?徐良心里疑惑,往前走着,忽然看见旁边有个小饭馆,老西儿一想,干脆我进去吃点饭,顺便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再离开华阴县。这样迈步进了饭馆了,一看有两三个伙计,正在收拾。他们把地已扫干净,把板凳摞在桌子上,一个伙计拿着竹竿出来正挑幌子。干什么?九点多钟要关门?哪能这么早就关门呢?老西儿来到里边就愣了。拉了把椅子刚坐下,有个伙计发现了:"客官,您有事?""我打算吃点东西。""实在对不起,您没看到我们要关门了。""我说伙计,天色甚早,你们为什么要关门呢?""因为我们有事,东家给了一天假,连东家和我们都要出去,实在对不起您哪。""我现在正十分饿,这么办行不?你们收拾你们的,把熟食卖给我一份,吃完之后我加倍给钱。""你这人怎么那么啰嗦,等你吃完得什么时候?请您高升一步吧,这钱我们不赚。"徐良闻听就有点不痛快,正在这时候,东家从后屋出来了。这东家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边系腰带一边往外走,一看这意思就明白了。这东家还比较通人情:"老三你怎么这样呢?还差客官吃顿饭的时间?咱有现成的包子、面条,端上点来让客官吃呗。""唉唉。"伙计一看东家吩咐了这才答应,不太痛快地端上一盆包子来,还端来一碗辣面,又拿了双筷子,给徐良放在桌子上。老西儿冲着东家一抱拳道:"山西人多谢了!""没说的,您吃您的。"东家说完转身要干别的去。徐良把他给叫住了,一边吃一边问:"唉,我说东家,我跟您打听点事情,我说你们这儿是什么规矩,怎么这么早就要关门?你们要到什么地方去?为什么这个街上冷冷清清?""唉呀,客爷您是外地人吧!今天我们这儿有件热闹事,你看全城老少都去看热闹。""什么样的热闹事?""咱们这儿立了一座擂台,一不比武献艺,二不为赚钱,你说为什么?这擂台的名字叫招夫擂,你听这新鲜不?这姑娘可了不起,她爹是我们华阴县的大财主,人称外号叫小诸葛,姓沈叫沈仲元。这沈仲元的老闺女叫沈春莲,人送绰号娥眉女,可有能耐,曾向华山九云老尼学武。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除了这个,我还可以告诉你,那人样子长得绝了,天仙似的。家里又有钱,长得模样又俊,能耐又大,因此一般人看不上眼,尽管保媒的人有的是,全被姑娘推出门外。后来爷俩一商量,立了一座招夫擂台,所以说大伙儿都想开个眼,瞧瞧这位沈小姐沈春莲,能找个什么样的丈夫。这不,我们大伙宁可少做点买卖,也要去开开眼界。"徐良一听,感到又可气又可笑。心想:别人不熟悉小诸葛沈仲元,我太熟悉了,那是我亲师叔啊。他们一共师兄弟三人,大师兄云中鹤魏真魏老道,出家在玉泉山三清观,那是我的老师;我二师叔就是这儿陕西人,凤翔府五柳沟的,人送诨号叫白面判官柳青;三师叔就是小诸葛沈仲元,我们爷儿俩倒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他怎么落到华阴县了呢?对了,我听说他华阴县有亲属,唉唷,这老头挺倔啊。想当初大破冲霄楼、铜网阵,立了很大功劳,皇上给他加封官职他说什么也不要。我听说仁宗皇帝赏给他一面金牌,还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就这样,他还归原籍了,从此就再没见着他。不想他落到华阴县了,要是今儿不是在这儿吃饭,不是多嘴在这儿问一问,那就错过这机会了。沈仲元的女儿沈春莲那就是我师妹喽,这主意谁出的?怎么就找不到一个好女婿呢?非得立此擂台去冒此风险。唉!师叔啊师叔,你哪叫小诸葛呀!现在你成了老糊涂了!这叫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如果找到好女婿也则罢了,弄不好会引起麻烦,幸亏我来了,不然这破摊子怎么收拾。徐良想到这儿就赶快吃,吃完付了钱就起身赶奔招夫擂。

  徐良临走前问东家:"请问,这个擂台在什么地方?""您出东门,离东门八里有座庙叫碧云寺,这擂台就设在碧云寺的前面。其实您就顺着大道往前走,那道上有的是人,随走随打听,准保不能迷路。""好了,多谢,多谢。"徐良出了饭馆,过十字街出东门,顺着大道走下来了。人们川流不息,有的人跑步,有的赶着车,还有骑着牲口的,大道之上乌烟瘴气。徐良脚下加紧赶奔碧云寺。一共八里地,时间不大徐良就来到了。抬头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啊,支着栅的,打着伞的,两旁的山坡上都坐满了人。果然在前面有一座大庙,离老远就看见钟鼓楼了。在庙前,是个广场,搭着一座擂台。

  徐良紧往前走,但是,他来晚了,好地方全叫人家占了。老西儿窜到这儿,也挤不进去。挪个地方,也挤不进去。他打算见到沈仲元,劝说师叔最好撤擂,老西儿心里是这么想的。不就是给我师妹找女婿吗,包到我身上得了,这里实在不行,我到开封府给找去,我们那儿人有的是啊。因为他心中着急,就使劲往前头挤,看热闹的不乐意了。有几个年轻人一回头:"喂,挤什么?跟大蛆似的在这直咕蠕,你没看前面有人吗?"徐良没言语。旁边几个回头一看徐良这模样:"我说这位长得这尊容可不错呀!"一瞅徐良挺大个子,虾米腰,面如紫羊肝,两道刷白的白眼眉,眼角往下耷拉着,嘴角往上翘,大片牙,黑牙根,活脱是个吊死鬼。这帮年轻人一乐:"我说老兄,您稳当点,这是'招夫擂',挑谁也不能挑到您头上,您家若是没镜子,您尿泡尿也把自己照一照,能选到您头上吗?你说你挤什么呢?"这话说得就过分了,徐良一听火就大了,心说:我招你惹你了?你不让我过去就得了,你干什么损我呀?我今天非打这儿过不可。于是老西儿一乐:"你这个人真会说话,你真说对了,招夫擂,招夫擂,我非要较量一下不可,你们赶紧给我闪闪,让山西人过去,不然的话我可不客气了!""呵,不客气了,这么说你有两下子,你想干什么?""我想借路而行。"说个借路而行,徐良往下一哈腰,膝盖撞前胸,就好像蹲在地上似的,把两只手往前一伸,去扒拉前边的人。往哪扒啦?往肋条上扒拉。徐良那手跟钢条一样,练过鹰爪力,真要用上气功,能把铁板打穿,何况肉人哪。徐良拿手指头一磕这些人的肋条,这帮人可受不了,呼拉朝左右一闪,徐良就这样硬钻进去了。这一招叫"恶蛆钻裆",是纯粹的气功。徐良心中暗笑。挤着挤着离擂台不太远了,他站住了。这阵离擂台还相差十五六丈,看得格外清楚。闹了半天,这座擂台不像普通比武的擂台那么高,那么雄伟,但修得也不错,台高能有八尺挂零,上头铺着三四寸厚的台板,上面还铺着毯子。四角都有台柱子,上边搭着个席棚。席棚的四角吊着四盏宫灯,席棚的上面挂条横幅,上面有三个金色大字:"招夫擂"。台上挂着上场帘,下场帘,摆着八仙桌,太师椅。擂台挺宽绰,如果两个人比试拳脚,那是挺有用场。靠着台口有上场门、下场门,有刀枪架子,什么刀枪剑乾斧铖钩叉……十八般长家伙,二十四路外武行的短家伙,石礅子、石锁、硬弓,应有尽有。台上站着五六个伙计,家人打扮,一方面在台上看东西,一方面维持秩序。

  徐良一看,没人比武,可能招夫擂还没开始呢。他站在人群中边休息边思索:看来我师叔是下了苦心了,就兴修这台子得花多少钱哪,人工不说,光这材料也是若干银两。费了这么大的力,我到这儿三两句话就给破了,也显得不妥,大概是我师叔心里有把握,所以,爷俩才下了决心非用这擂台招夫不可。干脆,我也别拦着。我看看,如果事情进行得顺利,真能挑一个有所作为、五官端正的妹夫,那就好了。如果有人捣乱,破坏招夫擂,我再出头露面也不为迟。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就听老百姓一阵大乱,"来了,来了……"徐良踮着脚往四外一看,没人。往前一看,看见了。小诸葛沈仲元跟女儿沈春莲早来了,在碧云寺休息呢。

  沈仲云和庙里方丈很有交情,为什么擂台设到这儿?就为使用东西,使用水等,求人跑道送信,比较方便。碧云寺的长老特意给倒出个院子来,让姑娘在这儿休息。这时他们从庙里走出来了,徐良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前面七八个家人开着道:"闪闪,闪闪!借光了!"老百姓呼啦一闪,徐良看得更清了,在后面正是小诸葛沈仲元。他仔细一看,师叔可见老了。当年那时候长得可真帅,眉目清秀,尖下颏,雁尾八字胡。这人言语不多,肚子里可有东西。不然的话,能叫小诸葛吗?大破冲霄楼铜网阵,他帮了不少的忙。另外我师叔有能耐,掌中一把厚背尖刺燕翎刀,在武林之中是有一套的。他人可老了,抬头纹多了,鱼尾纹也密了,胡须里也见了白的了。他真想过去跟叔叔谈谈,又一想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他一颗心哪,光想我妹子的婚事了,我过去一搅乱,不好,反正我们爷俩有说话的机会。在小诸葛沈仲元的后面,是四名丫鬟、两个老妈,中间就是这姑娘,但是丫鬟老妈都是短衣襟小打扮,汗巾煞腰,手里头拎着柳叶刀跟花枪,一方面保护姑娘,一方面在这儿给助威。徐良还没见过这位师妹呢,他一看妹子低着头,浑身上下穿着一身绿,腰里扎着粉红色汗巾,脚下登着红色帮帮战鞋,鞋尖上还有两个绒球,用绢帕勒头,鬓角斜打麻花扣,腰中挎着口宝剑,在众人陪同下顺着梯子登上擂台。

  这个擂台分前后台,姑娘先奔后台了。沈仲元把帽子整了整,衣服抖了抖,来到台口,冲着底下看热闹的一抱拳:"各位父老乡亲们,子弟老师们,在下姓沈名仲元,华阴县东街的人。今天立这个擂台要替我女儿招个女婿。大伙听着新鲜吧?连我个人都觉着新鲜。不过,这是我们父女俩商议的,原因大伙很清楚。我女儿今年二十岁,有点个性,一般的人她看不在眼里,她要当面挑选女婿。第一,人品得端正,第二,武功得高强。在场的各位,谁都有权登擂台。只要你登上擂台之后,我女儿相中你,通过比武认为可以,那你就是我们的娇客,这门婚事就定下来。假如说,你相貌长得挺好,武功不行,我女儿没瞧得起,这婚事也不行。反过来说,你武功特别好,人样子不行,我女儿也不同意。总而言之,二者必须兼有。但是,这事得我女儿说了算。欢迎各位踊跃登擂。但是有几个条件,您定了亲的人,就不必多此一举,您有妻子的人就站脚助威看看热闹,我女儿决不给别人当妾。婚姻已经定下来,招夫擂就宣告结束。如今我看来了上万的人,各位捧场啊,我是衷心的感谢,来日方长,我希望好好和大家处处。还有一件事我要说说,咱们华阴县是个大地方,是南来北往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每一天路过的人不在少数,我相信台下众人不一定都是本地人,过路的朋友也不少,您也只当看个热闹,好好捧捧。我这是官准立擂,有县太爷的堂谕,如果您心术不正,企图在这儿搅闹,那对不起,我要把你扭送到官府按律治罪,我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沈仲元说得非常客气,往后一退,"招夫擂就今天半天,掌灯以前就结束,如果挑不出女婿还可以延期。"说完他就奔后台找春莲去了,"姑娘准备好了没有?""员外爷,早就准备好了。""现在开始吧。"沈仲元说完退到台口边,早有家人给准备好椅子桌子,上边摆着茶壶茶碗,老头儿往那儿一坐,一方面是压台,另一方面帮着女儿参谋参谋。沈仲元坐下之后就见上场帘"啪"往上一挑,姑娘由后台来到前台,一句话也不说,先练了一趟五花拳。徐良仰面往台上看着,啊,这就是我师妹?人长得可真不错,是个美人,像她这样美貌的女子,真是不可多得。再看看武术,徐良频频点头,不愧是名家所传。心想:九云老尼真有两下子,名师出高徒啊。他一边看一边点头,说话间四外掌声如雷,姑娘在掌声中收住拳脚,气不长出,面不更色。她冲台下飘飘万福道:"在下沈春莲。哪位英雄愿意登台,小奴陪伴,我请头一位英雄,哪位登台?"姑娘说话的声音不高,有点不好意思,沈仲元站起来了,"众位,我女儿说了,哪位先登台,我们欢迎。"言还未尽,就从第二排的人中出来一位,声音瓮气瓮气:"喂,借光!"老百姓往旁边一闪,这位就提着袍子,顺着梯子登上擂台。

  沈仲云不看便罢,一看就一皱眉,心说:"这位不行,我女儿乐意我也不乐意。"什么原因?这位长得太难看点儿,平顶身高一丈一尺挂零,肩膀宽度超过三尺,可以说肩宽背厚,腚大腰圆。太蠢了,如果这位长上毛,就跟大狗熊差不多。您再瞧他这脑袋跟五官,脑袋就好像坛子翻了个儿,底朝上,肚朝下,大嘟噜腮,面如青蟹盖,满脸都是鸡皮疙瘩,大酒糟鼻子,鲇鱼嘴,满嘴大黑牙。看岁数,不小了,三十五六岁,头上戴着软胎壮帽,身穿皂青色短靠,腰里扎着牛皮板带,大衣早就脱了,在胳膊肘上当郎着,背一把金背鬼头刀。看模样不是本地人,不一定是哪里人从这儿路过。这位一上台就把大嘴咧到了耳根,四两重的包子,一对儿往嘴里塞都不带碰着腮帮子,您说这嘴有多大?"哎,我说这什么规矩,是标名挂号,还是伸手就来?"沈仲元赶紧站起来:"朋友,欢迎您光临,请把大名赏下来吧,您告诉我一声就行。""哈哈,对了,我告诉你,在下姓于,名大鹏,人送外号勇金刚。我是潼关的,十天前我就住到华阴县。一日三餐再加上店饭账,多少钱哪,我盼的就是今天,终于把这好日子盼来了。方才贵千金这一登台,一练武,真使人着迷呀,我算相中了。这么办吧,您,就是我的岳父老泰山,我就是您门前的娇客,请受小婿一拜。"说着,跪下要磕头,把沈仲元气得鼻子都歪了。心说:还没比呢,你自己就先认定了,这不是胡来吗?沈仲元一笑:"且慢,且慢,壮士别着急,刚才你没听见吗,我女儿亲自挑选,还要看看你的武功如何,现在磕头为时过早。""是啊,这还真得比比呢。好,我就按你的规矩办事。"再看这于大鹏,把大衣放在台口转了两圈儿,把胳膊抡了抡,练了两趟拳,迈步来到沈春莲面前:"美人儿,咱俩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来来来,比武较量。"

相关问答

我想听单田芳白眉大侠系列评书,请问正确的顺序?

纠正一下,应该说单田芳《三侠五义》系列评书,因为没有三侠五义,就不会有白眉大侠,三侠五义可以说是这套评书的根。正确的顺序是《包公案》→《三侠五义》→...

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系列评书的顺序?

虎风云会》其中《五鼠闹东京》和《大破冲销...其中《五鼠闹东京》和《大破冲销楼》是《三侠五义》的一部分,是对《三侠五义》内容的丰富,其中有好多内容是相...

单田芳白眉大侠评书顺序播放?

顺序播放因为单田芳白眉大侠评书是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按照顺序播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故事。此外,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白眉派掌门人的成长历程和精妙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