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 【如此包装】 让人印象深刻,并且获得了那一年的小品类节目一等奖。麻辣鸡丝和玛丽姬丝的身份转换,过度包装带来的讽刺意味,黄腔走板的歌声,风格十分矛盾的穿搭,把这部小品带上了神坛。
舞台上赵丽蓉灵活的走位,夸张的身体动作,让观众从这个老太太身上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表演热情和生命力的绽放。
可鲜为人知的是,在正式登上舞台时,赵丽蓉的身体其实已经被病痛折磨了许久。登台之前,医生建议她为了身体考虑,放弃一些必要的桥段设计。但是为了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这位艺术家放弃了对身体的顾虑。表演到最后,她实在撑不住了,一下跪在了地上。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其实算是一个失误。
但由于赵丽蓉脸上的表情天衣无缝,再加上前后动作的转换非常丝滑,所以观众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失误,反而还以为这是演员故意设计的情节。
临场的应变能力最是考验舞台演员的功底,而赵丽蓉则完美地经受住了考验。
在小品界的同事和后辈眼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常青树与榜样,她对于演艺事业的追求,对于舞台的热爱,都值得大家学习。
对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表演最为熟悉的人,或许就是经常与她搭档演出的巩汉林了。
他们二人的组合被观众评价为黄金组合,每一年的春晚舞台上,只要有这二人的合作,热度和讨论度必定登上高峰。
对于巩汉林来说,赵丽蓉是一位真正的大前辈。
小品表演是现场化的舞台艺术,赵丽蓉前半生从事的评剧表演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二者都拥有一定的临场发挥成分,都需要演员时刻根据观众的反应而做出表演上的调整。
他们在设计表演桥段时,经常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一点,就如同今天人们所讲的用户思维。
所以巩汉林和赵丽蓉在讨论小品情节时,后者常常会以观众的角度指出问题所在,会尝试着把自己带入观众视角,对剧本做出更改。
一个小品演员如何最大化的呈现自己的表情和神态,如何通过一个动作或一句话带动现场所有观众的情绪,如何巧妙开场和合理落幕,这都是需要修炼的功夫。
相关问答
巩汉林演的小品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最好的还是《如此包装》这个小品。于1995年1月30日在《199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该作品讲述了赵丽蓉来到一家包...
“我还是怕你把我甩啦”是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老师是小品《妈妈的今天》“我还是怕你把我甩啦”是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老师是小品《妈妈的今天》
赵丽蓉和巩汉林在1996年的春晚上表演了一个小品,名字叫做《打工奇遇》。在这个小品中,他们共同演唱了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就是《我心太软》。赵丽蓉和巩汉林...
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探戈舞》是在**199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这个小品讲述了赵老师和巩汉林在学跳探戈的过程中,由于巩汉林忘记下一步怎么跳,赵老...
赵丽蓉老品演员,天津宝最初登上春节晚品是在1989年,此后一共参加了8届春节晚会。演出包括《英雄母亲的一天》、《爱谁谁》、《如此包装》、《打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