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达达发了一篇文章——
《八一八王德成究竟在哪个路口轧了丁文元的脚》
引起了大家对相声TV剧的一波回忆杀。
在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
相声TV这种形式曾经非常火爆,
很多大师的段子都被改编成相声TV重新演绎,
出演者也大多是相声名家。
后期由于各方面原因,
这种形式的相声TV逐渐势衰,
即使再有也是年轻人自己拍着玩儿的了。
从水平和角色把控上已经找不到原来鼎盛时期的气韵。
达达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其中最为经典的十部相声TV。
提起相声TV,最经典的一段肯定要数之前达达写过的《纠纷》了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对《纠纷》中丁文元这个人物印象最深刻,这个长得有点尖嘴猴腮,眼光中透着狡黠的小伙子,和马志明模拟的尖刻的嗓音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将老天津卫人的那种市井气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能很多小伙伴们并不清楚,他的扮演者叫苏明杰,是“文哏大师”苏文茂的长子,也是一位相声演员。
图为苏明杰(左)和王佩元(右)
在这段TV里,苏明杰扮演的丁文元和郭晓清扮演的王德成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一提丁文元、王德成,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这两个人的形象。《纠纷》也在这两人的演绎中,成为了不少人童年的经典回忆。
说起相声TV来怎么能少得了这段《钓鱼》呢
“二他妈妈,你给我烙仨糖饼”!
“二他爸爸”的扮演者刘德印和“二他妈妈”的扮演者胡可瑜的形象和角色也很契合,俩人往那一站,活脱就是咱天津卫胡同里的两口子。
“哎哟,姥姥,您可别这么说话呀,这么大年纪,说话可真不是地方。这怎么是买来的,怎么是买来的?是钓来的,是钓来的。二儿他爸爸,你甭着急啦,是钓来的。这鱼可能有二斤多。”
“嘛玩?两斤?四斤还高高的呢,就那人还饶我两条呢!”
《空城计》这段相声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相声TV也不例外。
不论是演员还是布景,还是里面的表演,其他所有相声TV都不能和它媲美。
作为侯宝林先生的公子,侯耀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演绎父亲名作的重任,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嗨,龙套有什么词啊,就一个字 ‘轰’ ”
这段也非常有意思,主演者就是常宝霆先生本人。
“常大爷,您没气了?”
“这是谁的肠子?谁的肠子?”
“啊,这是我的肠子”
“哥几个别走啦!这老家伙这就完啦!”
“舅舅,我是您外甥,我给您送钟来啦!”
看完了达达就纳闷,这些不会说话的人怎么都让他赶上了呢~
这段是“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的一个单口小段,角色扮演者是他的长子苏明杰和郑天庸先生。
郑先生号称是横跨曲艺界、影视界的多面手,不仅演电影、电视剧,还演过相声、小品,甚至还在《曲苑杂坛》节目中担任编导、策划,他在很多部相声tv中都扮演过角色。
有没有人觉得郑先生长得有点像六小龄童?
苏先生这“相”太好了
“昨天你扔了一只,我净等那只了,我一宿没睡!!”
这又是少马爷一个经典作品,而且还是马先生亲自演绎的。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老刘头”的扮演者是著名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当时李先生因喉癌已经阔别舞台多年,而相声TV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算是圆了李先生“重新回归相声舞台”的梦。
其他的角色扮演者也都是非常优秀的相声名家。
比如白板的扮演者曹俊清和卡档的扮演者王辅廷。
“小幺”的扮演者田岷那段活灵活现的“演唱”也让观众忍俊不禁。
“科长不要拿眼瞪我,”
“八万我从未摸过。”
“我全是西北风还有东南风,”
“这回我没辙,我没辙”
这段是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先生和“少郭爷”郭全宝先生的名段,角色扮演者是著名相声演员郝爱民先生和李文华先生。
郝先生个人那种教书先生的气质演起这种眼高手低,假充有文化的旧式文人来还是游刃有余的。
“美人,我给你改个张飞怎么样?”
“干脆,我给你图个黑面,你找人写金字去得了”
这段依然是刘宝瑞先生和郭全宝先生的作品,不过这回是少郭爷逗哏,刘大师捧哏。
“丈夫”的扮演者是还是郑天先生。
“老婆”的扮演者赵如意先生也值得一提,她是著名的评剧演员,她的师父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赵丽蓉赵老师。
憨憨的体态和表情将“拙老婆”的角色诠释的相当到位,甚至我们从中还能看见点赵奶奶的身影。
这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和“老郭爷”郭启儒先生的经典名段,主要角色扮演依然是赵如意先生。
“前后台四十多人都指这吃饭,一毛两毛您也不在乎”
“多费心吧老太太,老妈儿快出来啦。”
“老妈儿还没出来就一块三了,
这要厨子来了得多少钱哪?”
“呦,要钱的追家里来了!!”
马季先生的经典讽刺作品,主演是刘俊杰老师。
那时候的刘先生也是个小鲜肉啊
“手提包中是否装有现金支票、贵重的物品,
如:金银、首饰、自行车……”
“睡眠有何习惯?是习惯偏着睡,仰着睡,
侧着睡,还是站着睡?”
看了这么多经典相声TV一定唤起您满满的回忆吧?
虽然相声TV犹如昙花一现般的迅速辉煌而又归于沉寂
但它曾给众多观众带来了无数的笑声与欢乐
也因此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经典
想要重温经典,请下载万视达APP
搜索您喜爱的节目名称即可观看~
评价一位相声演员的艺术特点,经常有个专有名词叫“打空不打相”或者“打相不打空”,最牛的相声演员则是“相空一起打”。
所谓“相”,指的是相家,相声春典表示“内行”的意思。“空”,指的是“空子”,春典里表示“外行”的词语。
举几个例子,比如德云社郭德纲早期04-05年的相声,就属于典型的“相空一起打”,不论是内行还是外行都爱听。如今像岳云鹏张鹤伦他们的相声则属于“打空不打相”,外行爱听内行有时候会觉得牙碜。而高老板高峰的相声现在则有点“打相不打空”的意思,内行觉得不错外行反而听着没劲。高老板有时候还喜欢在台上抖点“后台包袱”,栾云平在台上憋笑憋半死,台下观众愣半天没懂,那就更没辙了。
那么成为一个相声的“相家”有啥好处呢?首先一个就是能听懂后台包袱,甚至还可以听懂演员之间一些偶用的春典。这样会增加很多听相声的乐趣。其次则是可以在和同伴或者网友讨论相声和相声艺人时有些底气和东西。最关键的则是你能更懂相声艺术和相声艺人。真到了相家这个地步,你会发现相声这玩意儿是真的很有意思,也绝非是光逗笑那么简单。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相声“相家”呢?这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听相声之外,还要经常性多上网探讨多参加讨论,多看书多学习多琢磨,当然这个时间就长了。
那么有没有速成方法呢?其实也简单,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即可,上网认真看一些相声纪录片,虽然不能说成为实打实的内行,告别空子成为半个相家还是问题不大的。
笔者在这里就推荐五部不错的相声记录片:
1、 相声往事
湖北卫视有个长期栏目叫《大揭秘》,虽然大多数节目做的不是很有深度,但好在门槛低,还有主持人讲解,看起来不费劲。
《大揭秘》有一期栏目就是讲解相声的,叫《相声往事》,一共分四集,分别是相声的起源和发展,解放后的新相声、相声和春晚以及以郭德纲为主的相声新大腕。应该说这个栏目是一半陈旧一半新颖,尤其是第三集和第四集的内容是其他相声纪录片很少专门讲的。这个栏目作为入门级的相声纪录片还是相当不错的。
2、 笑
这是197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制的纪录片,说是纪录片其实就和一套相声集锦差不多,里面一共录制了十五段相声,三十位相声艺人献艺,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有收藏意义的相声纪录片。
三十位相声艺人中,最高辈分是马三立,最小辈分是姜昆和赵炎,相声演员四代同堂,可以说是队伍最雄壮也最具实力的一个相声集锦。
纪录片演员名单:马三立、侯宝林、郭全宝、王凤山、常宝霆、常宝华、白全福、班德贵、赵世忠、王志涛、杨振华、金炳昶、李文华、苏文茂、马志存、刘文亨、魏文亮、高英培、范振钰、常贵田、赵振铎、马季、唐杰忠、侯耀文、石富宽、郝爱民、陈连仲、孟祥贵、姜昆、赵炎。
三、相声大师
这是央视《发现中国》栏目组专门为相声行业制作的一个节目《相声大师》,一共四集内容,每次用半集半个小时左右时间回顾一位相声大师的生平过往和轶事。这个节目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用半官方权威的形式确认了七位相声大师头衔的归属,毕竟大师这个称号不是随随便便给的。虽然央视也不是说的就算的,但央视的权威性却是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
七位相声大师名单:李德钖、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堃、马季。笔者认为这七位相声大师还真的是目前最令大多数相声爱好者和相声从业人员信服的,不论从哪方面讲,这七位都配得上相声大师的称号。其他相声艺人和他们比多少都有一些不足之处。
四、中国相声一百年
这是2003年央视三套摄制的一版比较规矩的相声记录片,总策划是姜昆。应该说这部纪录片基本可以当做《中国相声史》的教科书用,资料比较瓷实,流程比较规整,内容比较全面。
《中国相声一百年》一共12集,是各种相声纪录片中最长的了,每集半个小时。从相声的起源开始、成长、传承、群星、新生、春天、磨难、重生、繁荣、涉猎、困惑、希望,每集一个主题。
如果非要说这部纪录片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和教科书一样稍显刻板,这部纪录片贵在全面、权威和整齐值得收藏。
五、100年的笑声
这是一部央视十套播出的纪录片,该片的特点是以相声为主题但并不拘泥于相声,而是围绕着相声融入大鼓、杂技、单弦等各项曲艺。该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和有意思,中间融入了大量原始资料和名人轶事,有些甚至尺度较大,比如白玉霜的辛酸史。像马季在采访中带的粗口口头语也都保留了下来。
该部记录片分四集,笔者统计,内有二十位相声前辈的采访,有马三立,马季,马志明等人,十位曲艺和杂技前辈,包括骆玉笙,董湘昆,花五宝等人,十二位民间人士和曲艺研究家,如薛宝琨和汪景寿等人。此外纪录片中还有十八段经典相声录音录像,十段鼓曲录音,以及大量的传世照片。
相对来说,《100年的笑声》没有《中国相声一百年》内容丰富和规整,但其娱乐性较强,可看性强。
除了以上相声纪录片之外,和相声有关的还有《曲艺辙痕》等纪录片,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可以都看看。
最后,想起郭德纲当年排演《中国相声史》的事情,为何德云社要费力不讨好的排演这个东西呢,其实德云社也是想引导观众和粉丝,不要像空子一样光去关注逗乐,多了解一下相声历史和资料争取成为一位相家,那样你会发现,相声是真有意思!
相关问答
第十、郭德纲,代表作~我要反三俗。第九、牛群,代表作~爱的奉献。第八、冯巩,代表作,小偷公司。第七、姜昆,代表作~虎口脱险。第六、侯耀文,代表作~小站...
小品,中国春晚的“主菜”。三十多年间,诞生了许多经典的小品。说说本人心中十部经典小品。排名不分前后:1:1984年:《吃面条》。陈佩斯,朱时茂代表作,...小...
八十年代评选的十大笑星如下:马季(1934-2006)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相声第七代传人、新中国第一代相声演员。代表作《友谊颂》、《宇宙牌香烟》、《...
相声小剧场的演出利润并不高,说实话真要是钱好赚的话,北京有的是各种相声艺术家,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支个摊子办小剧场?就是因为在小剧场说相声赚钱不容易。几...这...
由中央批准设立的唯一一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2015开心麻花出品制作电影《夏洛特烦恼》成为现象级影片同期票房...2013...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郭德纲也说过,老天爷不能给你太多,郭德纲把相声和评书说的很好,因为人家是专业的,拍电影不行,毕竟不是本门,而且郭德纲现在拍电影的一个...会...
这两部剧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经典。当然在我的记忆中,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如果两部戏让我来说哪部好看,我觉得都还不错。从我的观点来说,每部戏...
1、这两部电影时间差距也太短了,我们来看看基本信息吧2、《猛虫过江》是6月15日上映的,现在早就下档了,总票房刚刚过两亿这里摘取的是片方提供的剧情梗概:...
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避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好多人选择宅在家里看电视电影!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部吧!1《大宅门》剧中讲述了医药世家白...此...
1998年,我在一家工厂实习,有机会出差去赤峰。当时的赤峰好像还不属于内蒙,属于辽宁。赤峰一度是全国十大卫生城市,街道确实是干净整齐,就是没有多少人,大...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