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相声市场总有人给乱分类,什么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什么体制内相声和体制外相声之类,其实这些分法都有点居心叵测。
往大了说,相声按照风格和内容可以分为传统相声和现代相声,从观众角度看,相声可以分为好听的相声和不好听的相声,如果较真的话还可以分为合法的相声和不合法的相声。
在笔者看来,相声历史上传统相声的代表有侯宝林、马三立等人,现代相声的代表则有姜昆唐杰忠,牛群冯巩等组合,传统和现代融会贯通的则是马季和侯耀文。而在现代相声中登峰造极的组合则是牛群冯巩。
牛群冯巩组合几乎垄断了整个九十年代,在他们搭档的十年黄金时期,他们是相声行业的代表和翘楚。他们俩的相声讽刺辛辣、紧跟潮流、贴近生活,是现代相声的典范,很多段子如今听来不仅可乐甚至还很有借鉴意义。笔者选出牛群冯巩脍炙人口的十段相声回顾一下。
1、 无所适从
1990年春晚上牛群冯巩说的一个讽刺小段,针对的是当年各种滥发的保健鸡汤杂志,其实回过头看看,这段29年前的相声现在依然有现实意义,因为那些各种保健鸡汤文现在都转战自媒体和公众号了。经典台词:要想青春永常在,请买冯巩牌热得快!
2、 办晚会
1992年春晚的《办晚会》,讽刺的是当时流行的各种奇葩走穴和赞助商,赞助商为了出名不惜将各种不合适的东西塞到晚会上。这段相声要是拖后十年恐怕都不能过审,因为十年后的春晚也被各种赞助商绑架了,各种小品中的乱七八糟的植入不一而足。而现在的综艺节目更是过分,一场演出不植入个几十次广告都不行,去年的《相声有新人》里的各种植入让笔者都对那个白酒品牌产生了厌烦心理。
3、 拍卖
那一年由于跳水女皇高敏的一次拍卖金牌新闻,拍卖这个新鲜字眼在全国被人熟知。牛群冯巩的拍卖流程虽然没有人家那种“第一次,第二次”的紧迫感,但整场相声的效果极好,和台下的互动也很搞笑,唯一的遗憾就是施拉普纳没有再续辉煌,感觉他俩算是给施大爷弄了个flag。
4、 点子公司
可能由于头一年的《拍卖》很成功,加上当年点子大王何阳一度风靡全国,因此牛群冯巩再次紧跟时代潮流推出《点子公司》。这个段子重在一个新颖,而且几个点子还都挺靠谱,比如生日蛋糕用阿拉伯数字,BB机支持自编音乐后来用在手机上了。唯一一个没能实现的是糯米纸做配料袋,但牛群那句“牛师傅”方便面确实非常应景,因为那年的方便面广告太火了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冯巩和牛群分开以后的作品也经常揉进去流行元素和网络语言,但感觉始终没有牛群运用的巧妙和自然。
5、 明天会更好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牛群冯巩的相声作品有所起伏,比如《最差先生》就有点咯吱人的感觉,《两个人的世界》则像是简单的逗贫。1996年春晚的《明天会更好》则是一个完全顺应时代潮流和贴近生活的相声。在这段相声里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整容和打假进行了反映,同时也照顾到了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而且这段相声用两个人对比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子母哏的魅力。
经典台词“冯,迪特力施和牛本五十六”
6、 坐享其成
这段相声在舞台上拉进了一个洋车,这个做法也遭到了马季的批评,这段相声结构也并不是很好,但由于各种小包袱的运用让效果颇佳。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段并没有经过精巧设计的相声,和后来冯巩和郭冬临那个背皇上出宫的小品类似。但牛群冯巩用他们炉火纯青的配合和包袱运用让这段相声反而成了那几年春晚他们的经典之作。
7、 两个弄潮儿
这个段子在创意上其实和王谦祥李增瑞的《换包装》如出一辙,不过让牛群冯巩改编之后说的节奏加快效果更为火爆。你要说这段子是洒狗血也行,不过这属于高级的洒狗血,几分钟的小段包袱密集效果突出,声光电各种元素运用纯熟,堪称恶搞型相声的典范。
8、有话坐着说
这也是一段改编的相声,属于荒诞和恶搞的类型。节奏明快,结构清晰,佳句不断,也算是他们的一个经典代表作,而倪萍最后时刻的加入则让这个相声的底变得特别厚实和意外,应该说这是牛群冯巩巅峰期水平的表现。
经典台词“你那五,我这六 。你埋伏,我暴露。你没事偷着乐,我天天公开哭。你站直了别趴下,我躺下就不起来。你狂吻俄罗斯,我啃死西班牙!”
9,我错了
这是一段在网络上流传很少的段子,但水平极高,作者里赫然还有冯小刚的名字,而且是第一作者。这个段子不仅讽刺辛辣,金句频出,而且形式非常新颖,全篇没有任何垫话直接切入正题。整个段子没有什么铺垫和高潮,而是全程高潮迭起,是一段讽刺类相声的佳作。
10,小偷公司
这是一段被誉为牛群冯巩最具代表性的讽刺相声,这段相声的作者也是一位以辛辣讽刺著称的相声作者梁左。本段相声用小偷的视角大胆讽刺了官僚主义,应该说比牛群李立山的《巧立名目》更为新颖也更为巧妙,这段相声堪称讽刺相声的代表作之一。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牛群冯巩的相声里没有贯口,没有太平歌词,也没有柳活儿,更没有荤活和臭活,但他们就是九十年代中国相声界的顶级代表人物,他们的相声同样能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传统相声能做到马三立、侯宝林那个境界就是经典,现代相声能做到牛群冯巩这样同样是经典,现代相声和传统相声并不矛盾,电视相声和小剧场相声也不是天敌,相声说到底最重要的一点是作品!
不用心去攒好作品,整天把心思放在什么主流非主流,体制内体制外的纠结上,这样没有意义,相声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这几年大家总说春晚没以前好看了,是春晚变了,还是我们变了?以前的春晚到底有多好看?
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的“宇宙牌香烟”开始,春晚制造了许多经典语言类节目,捧红了一批喜剧演员,留下了经久不衰的“金句”。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年的“金句”!你,又还记得多少?
“流行语教母”赵丽蓉
一度走在流行语最前沿的赵丽蓉老师,在7届春晚中为我们展现了“流行文化&小品”的强大表现力,RAP、迪斯科、流行歌曲、黑色幽默,唐山味的“丽蓉style”从此流行开来。
“唐戈儿揍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
作为春晚神一样存在的赵丽蓉在1992年引领了一阵老年“探戈舞”热潮。小品《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发明的探戈顺口溜成为当年大家争相模仿的时髦脱口秀,也成为当代广场舞大妈 CLUB 艺术创造的开山鼻祖。
“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
1995年,那是中国嘻哈说唱的启元年。一位头戴耳机,身着朋克马甲的女Rapper把一段评剧唱词改成RAP,这段精彩的改编让6亿中国人认识了什么叫“嘻哈说唱”,并且制造了至今说唱界难以比肩的点击率。这位Rapper的艺名叫——玛(麻)莉(辣)姬(鸡)斯(丝儿)。
“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呗)”
1996年的《打工奇遇》里赵丽蓉和巩汉林又用一场硬核迪斯科,再次示范了什么叫对流行歌曲的完美解构。融合了流行音乐与相声表演报菜名两大艺术文化的精髓,一盘大萝卜愣是让赵丽蓉唱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流行曲串烧。
“打油诗MVP”赵本山
如果说谁能跟赵丽蓉在春晚平分秋色,那么一定是赵本山。1990年赵本山凭借小品《相亲》奠定了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一句“傻样儿!”火遍大江南北,其杀伤力所向披靡,造梗能力至今无人匹及。
赵本山的小品能火的一大原因就是接地气。 他的小品鲜明刻画了东北农民在时代背景下最朴素的一面,有农民天生的幽默感,也有无数的小缺陷。土土的“老解放帽”和皱巴巴的“中山装”成为赵式小品的经典符号。
另一个招牌就是黑土地大叔朗朗上口的打油诗。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这句打油诗被魔性剪辑成鬼畜版,在网络上掀起一场土味电音狂潮。
“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2000年的《钟点工》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要啥自行车?”“忽悠,接着忽悠。”
2001年《卖拐》:赵本山把卖拐的骗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要啥自行车”。2002年《卖车》再次造势,将《卖拐》系列推向高潮,成为本山特色小品经典之一。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2009年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小品《不差钱》。台词:“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一想跟睡觉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捧红了喜剧演员小沈阳。
“职业嘿、嘿、老太太”宋丹丹
宋丹丹在演老太太之前也跟黄宏合作过一系列经典小品,但自从跟赵本山合作后便逐渐成为了大众心中的老年喜剧演员,可见这印象有多深刻。每次听到“嘿,你干嘛呢你”“嘿,我这暴脾气”“嘿,你神经病吧”,总是能够条件反射浮现宋丹丹老太太的面庞。
“薅社会主义羊毛”
这句仿照“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宋氏搞笑,极具讽刺意味。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可谓赵宋联合的里程碑之作。其笑点之密集,可令观众卧于沙发而不起。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白云黑土2.0,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2006年春晚作品《说事儿》,这部小品借用“白云”这个略有小名气的老太太,讽刺了各种名人成名之后飘飘然的心态,对今天的公众人物仍有指导意义。
“你太有才了”
2007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搭档牛群表演了讽刺娱乐圈炒作之风的小品《策划》,宋丹丹那句“你太有才了”以及“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欧耶”风靡一时。
“毒舌女王”蔡明
春晚各大喜剧演员逐渐退出后,蔡明依然在不停地创造着流行语,其中自带BGM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呢?”,犹如洗脑神曲,绕脑三日而不断。如果要扒蔡明转型后的毒舌之路,小编感觉可以写一本书叫《毒舌是如何炼成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啊?”
2013年春晚,蔡明在小品《想跳就跳》不仅展示了“腹语”绝技,更是毒舌连篇,第二天B站就出现鬼畜版本,蔡明成为继赵本山后第二个成功入驻鬼畜专区的小品演员。
“脸这么平,长得跟井盖似的。”
2014年春晚,依旧是轮椅+毒舌老太的标准配置。随着岳云鹏、大鹏、华少三个捧哏轮番登场,机枪手蔡明突突突打个不停,整个过程犹如流水线操作看着让人充满舒适感。
“你擦两下灯我就答应你,我是阿拉丁啊?”
2016年的《网购奇遇》,蔡明将傲慢、无理、刻薄发挥的淋漓尽致,紧绷的衣服和对话速度,还有打着拍子的笑话一个接一个投递给观众,整个小品完成度很OK。
“春晚大佬”冯巩
“我想死你们了”!
冯巩自创的“冯巩吼”比起“景涛吼”毫不逊色,发之一惊一乍,是旁若无人,也是一种生理上的自我呐喊。这句几乎每年春晚都必须来上一口的经典台词,也成为冯巩28年春晚生涯最具有标志性的slogan。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喜剧巨星,还有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我们就不一一盘点啦。
特别贡献类
“队长,别开枪,是我”
《主角与配角》 1990春晚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队长,别开枪,是我”这句台词被做成表情包,仍活跃于社交网络。
“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
2010年春晚,郭冬临在小品《一句话的事》中,一句“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流行语。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2013年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火了郝建,也让网友记住了这句流行语。台词出自网络小说《盗墓笔记》里的主人公吴邪,更是一语双关,结合了网络热点。
流行歌曲创造的流行语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拥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歌手费翔在1987年春晚以《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走红成为当年的“流量小生”,蓝眼睛、大长腿,简直帅到开挂!!再加上他迷人的嗓音一度成为当年妈妈们的超级爱豆!!!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
90后真正开始对春晚有记忆一定少不了这首《相约一九九八》,这首歌连续10周荣登全国各省区市电台排行榜冠军,也一度助推两位流行歌手王菲、那英达到人气巅峰。当然,王菲哪吒头的雷人造型现在看来仍然很先锋。
“常回家看看”
1999年春晚的这首《常回家看看》由于歌词太过真实,其传唱度可谓空前绝后。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和今天流行歌手毛不易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表达着平凡人最质朴的情感。
“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噜有喂,(噢趁类里古)……”
别急,这不是乱码,这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他和妻子乌日娜以及7岁的小侄女英格玛在2006年春晚演唱的《吉祥三宝》。
来源:豆瓣读书
相关问答
这样的经典语录有:走两步,没事走两步;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这样的经典语录有:...
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道九道十道黑。我买了个烟袋乌木杆儿,我是掐着它的两头一道黑。二兄弟描眉来演戏,瞧着他的镜子那么两道黑。...山羊上山山...
1.别紧张,我不是什么好人。2.够不着吧,左脚踩右脚上试试。3.他父亲买了个黑白电视,冬天不看,夏天看,夏天把电视打开,往沙发上一坐,看着雪花,凉快。...1...
1.想当年你一曲小喇叭吹开了我少女的心扉!2.前脚一抬,到这儿;后脚一抬,到这儿。现在鞋上去了,腿上不去了!3.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4.生男生女是...
1.《西征梦》美国总统布什高薪聘请对抗恐怖分子出谋划策。经典语录: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2.《卖吊票》凭着一张巧口...
小品《扶不扶》经典语录:你这走是能走啊,可你这是按表走啊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你要这么说话咱以后还能不能一起玩耍了我一老太太搁这儿趴...
白云和黑土的赛诗会。白云:绯闻,绝对的绯闻,没有新闻的领导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做人难,做女人难……白云:那是相当大呀!那真是:锣鼓...”...
小品《不差钱》表演者: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2008年小品《军嫂上岛》(孙涛、黄晓娟)小品《街头卫士》(句号、韩雪等)小品《梦幻家园》(蔡明、...免...
1、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2、天冷了,给你寄了件大衣,邮局说太重,我就把扣儿铰下来放口袋里了。3、我要自杀,打算跳楼,这跳楼我有研讨,2楼跟20楼不...
啊,拐了噢,拐啦,拐了噢!拐啦,拐啦!拐啦!拐卖了噢!拐卖了!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啊,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