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80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 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隋唐演义全传》等小说称他为李渊第四子,历史记载也没有盖世武功,这与史实不符),母窦皇后。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隋唐第一好汉,力大无穷。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被李元霸劈为两半。
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史实中并无此人。小说描绘,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镏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被李元霸所杀。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条好汉,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被称为天宝大将。如果说给李元霸的,是长期被忽视的压抑,那么给宇文成都的,则是盛名之下的重压。两个人,不同的出发点,同样的执著。
纵然是文韬武略、勇猛过人的大将之才,纵然其一生行事几乎问心无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也许这个结局对宇文成都来说,在他明了父亲的觉悟了吧。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
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被尚师徒设计炸死在庆坠山。 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礼、尚师徒的火雷阵中。在《兴唐传》中,裴元庆死于孽世雄的飞刀手中。隋唐八大锤中的银锤将,裴元庆在《说唐》里排名第三,也使一对大锤。裴元庆本来随父亲裴仁基讨伐瓦岗寨,屡战屡胜。但是由于隋庭腐败昏庸,主帅张大宾嫉贤妒能,加上徐懋功使了反间计,裴元庆父子险些被推出去砍了脑袋瓜子。裴元庆一怒之下大闹隋营,投奔了瓦岗寨。会战四平山的时候,曾一锤震得宇文成都吐血而逃。不过当时情形裴元庆可以说是捡了个便宜。所以他的排名仍然是在宇文成都之下。后来隋炀帝召李渊父子勤王救驾。李渊不愿和救命恩人秦琼作对,派女婿柴绍跟秦琼串通好,所有瓦岗寨的将领背上插杆黄旗,李元霸看见插黄旗的就放过去,没有黄旗的照死里揍。只有单雄信和裴元庆自恃武功高强,坚持不肯插旗。结果裴元庆和李元霸对了三招后就支持不住了。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手下从来没有一合之将,因此对裴元庆起了惺惺相惜之心,放了他一条生路。到评书末尾攻破扬州时,宇文成都到底还是被裴元庆杀死在战场上。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兵器两柄板斧,重160斤,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雄阔海是隋朝白御王高谈圣麾下兵马大元帅,最擅长的武器是板斧、熟铜棍,绰号“紫面天王”,为隋唐第四条好汉,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雄阔海擅长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一条熟铜棍,使得神出鬼没。两臂有万斤气力,跟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是拜把兄弟。雄阔海作为伍云召之义弟,开始时落草为金顶太行山山王(比土匪文明一点),后为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的兵马大元帅。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兵器丈八蛇矛160斤,扬州比武时被高丽大将左雄没尾驹的尾巴扫死。
伍云召,隋朝第五条好汉。如果说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无外都是以力大器沉的力量性选手,那伍云召就是隋朝第一全能型战将,标准的元帅型,枪与宝剑的配合使用堪称一绝,远者辅之以弓箭,连宇文成都也手中一箭败走,这在以力致胜的前十条好汉中仅其一人。
伍云召的武艺究竟有多高,扬州夺魁中突厥老英王的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回合之内极可毙命,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程咬金诸将也等同。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
兵器半轮月混天镋200斤。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伍天锡,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以及衍生评书人物,伍云召的族弟(一些评书是堂哥),隋朝第六条好汉,两臂万斤之力,武艺高强;最后死于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之手。
第七条:少保罗成。
兵器丈八滚云枪,重240斤。建成、元吉兵打明州时,马陷淤泥河,被刘黑闼乱箭射死。
罗成,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都是第七条好汉,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罗成是燕山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而后跟随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并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瓦岗军解散后加入王世充,转而投奔李世民,小说里被称为是可以比于三国时的常胜将军赵云。在后来的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设计骗至淤泥河乱箭射死。于罗成,正史上是这样说的:“相传罗艺有子名成。”据我所知,罗成——人称“玉面寒枪俏罗成”,罗艺之子,自幼由父母定亲庄氏表姐,后情定窦氏线娘, 历史上与其有关联的女子举不胜举。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兵器一对水火囚龙棒,重300斤。扬州城外死在罗成回马枪下。杨林:隋唐第八条好汉,隋文帝杨坚的弟弟(一说叔叔),“兴隋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杨林武艺高强,手持一对囚龙棒,名列隋唐第八条好汉。后在隋王朝统治频临瓦解之际,杨林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事败,被罗成回马枪刺死。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兵器青龙刀。攻打瓦岗寨时被王伯当射死。
魏文通是《隋唐演义转》、《大隋唐》、《兴唐传》等评书中的衍生的人物,号称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为隋朝潼关元帅,人称“花刀帅”、“九省花刀将”。魏文通是靠山王杨林最喜爱的三员大将之一,他身长八尺,生得紫面长髯,风凛凛,相貌堂堂。另外相貌与三国关羽相似,又号称赛关爷。魏文通为人圆滑,擅长拍马屁,并不在意隋炀帝的残暴,仍然为暴君杨广效命。自称生平只为隋炀帝、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下跪。秦琼从靠山王的手中逃脱,杨林派魏文通捉拿,秦琼为了成功逃脱,曾九战魏文通,才得以脱逃。可见魏文通武功之高强。
第十条:四宝将尚师徒。
兵器提炉枪120斤,死后被秦琼所得。瓦岗军攻打临阳关,尚师徒失关自杀。《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等小说的人物,大隋虎牢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十。文武兼修,为人忠肝义胆,有隋朝第一儒将之称。曾受隋炀帝指派捉拿李秀宁,但失败。后投奔王世充镇守洛阳。在西魏攻打虎牢关时竭力抵抗,因为一时言语不和,逼死了师傅邱瑞,后亲自前往瓦岗吊丧。最终被秦叔宝用计打败,因不愿投降,拔剑自刎。闻名于世的四件宝物均被秦叔宝所得。《说唐》中,尚师徒则是被瓦岗众人围住,宁死不降,却又托孤秦琼,并将四宝中的盔、甲赠与他(枪马已被秦琼所得)。
持有四宝:夜明盔,唐猊铠,提庐枪,呼雷豹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
兵器铁方槊200斤。瓦岗军攻打红泥关,被秦琼打倒在地,被众将剁为肉酱。新文礼,《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为弘霓关的总兵,坐下金睛骆驼,善使铁方槊,武功高强,后在瓦岗军攻打弘霓关时被王伯当射毒箭刺中他的左眼睛,之后军医抽出毒箭后死亡。其妻东方玉梅是北齐名将东方彦之女,师从双枪将丁延平。新文礼在西魏攻打虹霓关时,被王伯当射中左眼,伤重而死。东方玉梅为夫报仇,却在战场喜欢上了杀夫仇人王伯当,后来嫁给王伯当了。
第十二条:双枪将定彦平(曹延平)。
兵器双枪。杨林攻打瓦岗寨时与杨林大战四十回合,被杨林甩手棒打成重伤而亡。定彦平,评书中人物,著名的双枪老将,武功高强。定彦平是罗成的义父,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结局不详(不同评书有不同结局)。定彦平的原型源自于《说唐全传》中的双枪老将曹延平。
第十三条:平南王韩擒虎。
攻打南阳关时能抵挡伍云召十个回合(伍云召让了两刀),而尚师徒也只能抵挡伍云召九个回合。韩擒虎(公元538-592年)是隋朝的著名战将,出生于将门,文才武略无所不具,勇武能敌百人,用兵出神入化,北周时历任都督、刺史等职。隋朝建立后,为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大隋朝廷选拔有才能的将领负责对江南用兵,韩擒虎因此被封为庐州总管。韩擒虎赴任之后,立刻着手精心准备。
第十四条:昌平王邱瑞。
兵器两根水铁钢鞭。攻打瓦岗寨与秦琼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瓦岗军攻打临阳关时被尚师徒杀死。邱瑞,小说演义的人物,字梦龙,隋朝昌平王,开隋九老里列第七位。邱福之父,秦琼姨父。为人正直,为官清正,不与患臣为伍,被患臣们视为绊脚石。二打瓦岗山任主帅,由于宇文成祥被杀的事,无法为自己开脱洗清,被逼无奈投了“大魔国”。封为瓦岗“福寿王”。在西魏兵发五关时,为劝降徒弟尚师徒投诚,来到虎牢关,阵前劝降不成,自戕身亡。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世泰。
兵器一对镔铁大锤160斤。两锤大败单雄信。被伍天锡打死在扬州城外。隋唐第十五名好汉,挂锤庄庄主。是隋唐八大锤之一。《说唐》瓦岗英雄之一单雄信与梁师泰有一战。梁师泰仅仅两锤将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单雄信为隋朝第十八好汉,可见梁师泰的厉害。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
兵器金装熟铜锏一对共128斤、虎头罩金枪82斤。吐血而死。唐初战神秦琼,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秦琼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秦琼(595~638),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三代均系魏、齐两朝文职官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兵器雌雄双鞭,一条81斤。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在皇宫外。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兵器金钉枣阳槊。因为誓不降唐,被尉迟恭生擒杀死。
正史《旧唐书》里说单雄信是一员骁将。
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是这样的: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一,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第二,三公子裴元庆第三,第四到第十八是紫面天王雄阔海、天罡星君伍云召、西斗星官伍天锡、冷面寒枪俏罗成、靠山王杨林、花刀大帅魏文通、四宝大将尚师徒、八马大将新文礼、双枪老将定彦平、金刀殿帅左天成、铁枪大将来护儿、挂锤庄庄主梁师泰、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
把十八条好汉名单和《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对照,就会发现宇文化及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都是废柴,根本就不可能是宇文成都的历史原型,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定彦平、左天成连历史原型都没有——有人说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是杨素,但是细看史料就会发现这二人就像嘴咬肚脐,根本就够不着。
如果把两唐书《忠义传》中的罗士信当做罗成的历史原型,那么隋唐十八条好汉有历史原型或真实存在的就有八位,其余七位分别是李元霸(李玄霸)、裴元庆(裴行俨)、来护儿、梁师都(梁师泰)、秦琼、尉迟恭、单雄信。
李渊和太穆皇后窦氏总共生了四个嫡子,他们就是隐太子建成、秦王(太宗)世民、卫(怀)王玄霸、巢(刺)王元吉,李玄霸是老三而不是老四,清朝康熙年之后的说书人为避玄烨名讳,将李玄霸说成了李元霸,这就跟玄武门变成神武门是一个道理。
在史料有记载的这隋唐八条好汉中,李元霸的武功垫底,是因为他原本就不以武功而以聪明见长,如果他活到大唐建国,是可以当左右仆射或太师太傅的:“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
读者诸君都知道,大业十年的时候,李渊还没当上太原留守,他刚从殿内少监改任卫尉少卿,正在给亲征辽东的隋炀帝杨广押运粮草,连三子元霸的葬礼都时间没参加。
李元霸没上过战场,武力值可以忽略不计,他在隋唐八条好汉中当然只能排在最末,而秦琼和罗成谁能排在第一,或者可不可以并列第一,那就得由读者诸君说得算了。
罗成和罗士信的关系,讲述隋唐英雄的《大唐秦王词话》(又名《秦王演义》 《唐朝开国演义》)写得比较靠谱:“罗成,字士信”。
罗成字士信,这是符合当时礼仪的,比如我们看隋唐正史,也是一直称秦琼为秦叔宝——称字而不称名,这是一种尊重。
让没上过战场的李元霸排名最末,读过隋唐正史的读者都不会有异议,但是罗士信和秦琼谁能排在第一,或者两人是否可以并列第一,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咱们就只好先来看看另外五位,也就是裴元庆(裴行俨)、来护儿、梁师都(梁师泰)、尉迟恭、单雄信的武功应该如何排序。
梁师泰的历史原型叫梁师都,也是隋末反王之一,他建立的王国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此人在《旧唐书·卷五十六》和《新唐书·卷八十七》中有传:“夏州朔方人,为郡豪姓( 挂锤庄庄主之说由此而来)。师都遣兵掠定雕阴、弘化、延安等郡,于是僣即皇帝位,称梁国,建元为永隆。突厥始毕可汗遗以狼头纛,号为大度毗伽可汗。师都乃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盐川郡。”
梁师都的武功较高,一般的隋朝将领都不是他的对手:“隋将张世隆击之,反为所败。”
梁师都能击败隋将,但是在唐将面前,却是一败再败,如果李元霸在八位正史中的隋唐好汉中位列第八,那么梁师都只能位列第七,跟单雄信尉迟敬德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这个汉奸连柴绍都打不赢:“ 师都势蹙,乃往朝颉利,为陈入寇之计。自此频致突厥之寇,边州略无宁岁。颉利可汗之寇渭桥,亦师都计也。贞观二年,诏柴绍、薛万均并力 (征讨梁师都),颉利来援,会大雪,羊马死,绍逆战,破之,进屯城下。其从父弟洛仁斩师都降。 ”
梁师都被柴绍和薛万钧打成了困兽,尉迟敬德被秦琼打得无奈投降,但是尉迟敬德的武功又在单雄信之上,这样一比较,单雄信的排名也就很难靠前了,他也就能跟裴行俨一样,分列第五第六——裴行俨和单雄信都很勇悍,但是在跟王世充作战时,中箭落马后还得程咬金挺身营救,所以如果程咬金参与排行,裴行俨也是要退居其后的。
真正难以评价的,是秦琼的上级来护儿,他不像电视剧或演义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粗鲁凶恶,如果有人想对来护儿不利,秦琼第一个就不答应,因为来护儿是第一个看出秦琼将来成就非凡并对其格外礼遇的伯乐:“秦叔宝,名琼,齐州历城人。大业中,为隋将来护儿帐内。叔宝丧母,护儿遣使吊之,军吏怪曰:‘士卒死亡及遭丧者多矣,将军未尝降问,独吊叔宝何也?’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帐内”基本相当于警卫副官,来护儿虽然勇悍,但是却对秦琼的武功和人品都十分认可,所以把秦琼排在来护儿前面,这位隋朝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也是不会有意见的。
于是第三名到第八名的排序基本是这样的:来护儿、尉迟敬德、单雄信、裴行俨、梁师都、李玄霸。
最麻烦的是罗士信和秦琼谁是第一名,按照新旧两唐书《忠义传》的记载,在大隋齐郡通守张须陀麾下效命的时候,罗士信似乎比秦琼更能打:“士信逐北,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须陀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要是让张须陀来评价,罗士信的武功肯定在秦琼之上,但是让李世民来排名,那么秦琼肯定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隋唐两位主官给秦琼罗士信的排名不一致,他们二位在唐朝的官爵也基本相同,我们就只好拿隋朝的战绩来进行最后的品评了:秦琼因为屡立战功而受封隋朝正六品建节尉,而罗士信则并没有史料记载的高级军衔,由此可见,在张须陀军中,秦琼的地位要高于罗士信,所以罗士信更像跟在秦琼身边的小弟:张须陀被瓦岗军阵斩后,是秦琼收拢了余部撤往潼关,罗士信也跟着秦琼一起去投奔了裴行俨的父亲裴仁基,然后又跟着裴仁基一起加入了瓦岗军。
其实秦琼和罗士信谁排第一第二都不重要,这对战友加兄弟并不会为争夺隋唐第一猛将的头衔而反目,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都想在隋唐英雄排行榜上占据靠前的位置,于是这就需要读者诸君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了:隋唐十八条好汉,在正史中有记载的是八个,这八位好汉,武功第一的是秦琼还是罗士信?李玄霸梁师都排名垫底没有争议,来护儿、裴行俨、尉迟敬德、单雄信等人,又该排在第几位?
相关问答
隋唐之际,风云变幻,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各地揭竿而起,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而隋唐十八条好汉尤为被人津津乐道,今天就按武力值对隋唐十八条好汉进行...隋...
隋唐18好汉是指在中国隋朝和唐朝时期,以其英勇耿直、反抗压迫、忠义纯真等品质,被人民广泛传颂的18位民间豪杰。然而,对于他们的具体排名,因为历史记载和民...
以下为十八条好汉排名: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伏波将军马援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隋唐时期只有十八条好汉排名,没有四十六好汉,排名如下第一: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天宝将军宇文成都第三:银锤太保裴元庆第四:紫面天王雄阔海第五:南阳...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天下无敌大将军李元霸(兵器:擂鼓瓮金锤座驾:千里一盏灯)第二条好汉: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兵器:凤翅镏金镗座驾:赛龙五斑驹)第...第...
“隋唐十八条好汉”的说法,最早源自于《说唐演义全传》,简称《说唐》。关于隋唐系列的演义小说,目前最盛行的大概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如莲居士的《说唐》,一...
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演义全传》中人物排名。(四猛四绝十三杰那些是后世评书演绎的)《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除秦琼、单雄信、尉迟恭外均...
第1杰:西府赵王李元霸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天下第一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使一对...
隋唐没有36条好汉。《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混唐后传》等小说中只提到隋唐18条好汉,依次为:1、西府赵王李元霸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3、八臂哪咤裴元...
关于隋唐好汉的排名,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我在前面也已经介绍过多次,今天借着这个话题,就再和大家详细聊一聊。咱们这次除了聊一聊他们的排名之外,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