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
单田芳演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赵惠祥摄)
单田芳,1934年12月14日出生于辽宁营口的一个曲艺世家,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隋唐演义》、《天京血泪》、《水浒外传》和《大明英烈》等。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惊闻噩耗,异常悲痛。她回忆与单田芳交往点滴时说:“我与单田芳先生相识六十年,在鞍山曲艺团一起工作三十多年。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单田芳先生艺术精湛、工作勤奋,他把毕生的心血全用在了评书艺术上,创作播出了一百余部评书作品,对评书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他的去世,是评书界的损失。单田芳先生千古!”
单田芳于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二十四岁正式登台。1979年,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单田芳创作并演播了多部评书作品,风靡全国。其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天京血泪》听众高达六亿。
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单田芳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相声行业的辈分和师承问题一直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虽然在建国后有很长阶段不再提师承辈分,但近些年来相声行业的师承辈分又开始规范起来。
作为相声行业的老大哥评书行业却在师承辈分的规范上有些滞后,原因之一就是相声行业有马三立和殷文硕先后整理过权威性的相声族谱,评书行业却没有类似的权威族谱问世。再加上西河门评书艺人的走红,评书行业的辈分问题就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先说一下,关于评书行业的师承辈分本来就有很多说法,甚至行业内部刘立福、连丽如和马岐等人也都有不同的说法,本文仅仅是笔者个人的说法,您有不赞同的地方也正常,咱们就当杂谈闲聊了。
一、 评书和西河门的传承
事实上现在评书行业之所以在师承上有些看不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西河门评书,现在在观众那里几乎不分谁是评书,谁是西河门了,因此容易弄混。
传统的评书到刘立福和连丽如这里一共是十代,这个是比较明确的。
评书行业从祖师爷一直到第六代基本上都属于远古人物了,真正进入第七代开始才被现代的人熟悉起来。第六代里有个“评书大王”双厚坪曾在北京城很是有名,1926年去世了。
第七代里著名人物有张寿臣的父亲张诚甫,师父张诚润,还有荷花女的父亲吉坪三,陈荣启的师父群福庆,这老几位都是正儿八经的第七代评书艺人,没有争议。
第八代里著名人物有张寿臣,评书艺名张豫华,陈派《聊斋》创始人陈士和,袁阔成的父亲袁杰武和两位伯伯组成的“袁氏三杰”,“净街王”王杰魁,陈荣启等人。
第九代里著名人物有马轸华(相声门马寿岩),袁阔成、连丽如父亲连阔如,刘立福父亲刘健英,段兴云,姜存瑞等人。
第十代里著名人物有刘立福,于枢海等人。
以上可以看到在评书门十代传承中没有单田芳、田连元等人及其家族长辈的名字和字辈,也没有现在大家熟知的金文声和郭德纲、王玥波这些人,因为他们属于西河大鼓门。
西河大鼓原名叫梅花调,听名字就知道它离京韵大鼓等说唱艺术比较近,上世纪二十年代才改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下面也有不同的分支,单田芳那一支的字辈排序是“瑞春德庆田祥”,单田芳的师父李庆海,自己原名单传忠,艺名单田芳。
田连元那一支的排序是“玉福起连增景祥”,这一支发展的比较好,比如著名的西和鼓王赵玉峰就是福字辈,他徒弟田荫亭艺名叫田起微,田连元师父王起胜,金文声师父张起荣,金文声和田连元,马连登都是连字辈。郭德纲、于谦、高峰、李菁、马增锟、梁宏达都是增字辈,李根、李云杰这些人都是景字辈。
从师承上看,单田芳和田连元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正宗评书门,这才有了连丽如看不上单田芳,刘立福看不上金文声的传闻,在一些评书门老先生看来,西河门那不叫评书,应该叫大鼓白。从历史渊源上看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时代不同了,存在即合理,现在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西河门评书已经和传统评书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大家就都叫评书了。
二、 评书四大家怎么论辈分
评书门和西河门的辈分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明确,大家各论各的,放在一起论的话中间难免有些乱辈的情况,如果再加上一些评书相声两门抱的艺人,乱辈的情况就更多了。
比如张寿臣是马寿岩相声门师兄,但在评书门张豫华是马轸华的师叔。
像马岐的辈分更是问题,按他的说法他没说过西河大鼓书,他一直是正宗评书,师承陈荣启。但陈荣启是第八代评书艺人,和张寿臣称兄道弟。马连登和金文声在西河门同辈,但金文声在相声行仅仅是文字辈,这么论起来马岐似乎比他父亲马连登高了一辈,岂不是笑话。
因此,说到底还得是各论各的,这事没法放在一起论,就像张伯鑫的评书门师父是马岐(马增祥),张伯鑫母亲的单弦师父是马增蕙一样,放在一起论张伯鑫和他母亲希婉英就成同辈了(不过据说母子俩过年去师父家拜年都是分开去的)
袁阔成去世后,单田芳唁电的落款是“族侄单田芳”,因此可以看到单田芳和袁阔成是以师叔师侄论的。
田连元的父亲田庆瑞,因此田连元和单田芳相当于同辈,田连元也算袁阔成师侄辈。
唯一例外的是刘兰芳,虽然大家一直说刘兰芳是东北大鼓门的艺人,但据笔者考证,其实刘兰芳还是有正宗评书门师承的。刘兰芳原名刘书琴,拜师杨丽环后改艺名刘季红,拜师孙慧文学评书后又改艺名为刘兰芳。而孙慧文在评书门的师父是福坪安,福坪安是第七代评书艺人,因此严格说来刘兰芳应该是第九代评书艺人,和袁阔成同辈,不过她是自认晚辈罢了。
三、怎么快速识别评书演员的辈分
本文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起来比较艰涩一些,笔者就总结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评书演员辈分的方法,那就是把评书门艺人的辈分和相声门的“德寿宝文明”字辈简单对应起来,这方法大部分情况下是准确的。
德字辈相声艺人吉坪三是第七代评书艺人,寿字辈相声艺人张寿臣是第八代评书艺人,袁氏三杰都是第八代评书艺人,因此可以将袁阔成的父亲也简单等同于相声寿字辈。那么袁阔成就相当于宝字辈了。
刘立福的父亲刘健英是第九代评书艺人,也相当于宝字辈。刘立福自然相当于文字辈了(他跟张寿臣学过相声,但没拜师,只是记名弟子没进入相声族谱)
田连元的师父是王起胜,王起胜是相声演员王佩元的父亲,王佩元是文字辈的,因此田连元也可以简单等同于文字辈。
田连元父亲和单田芳师父同辈,因此单田芳和田连元同辈,单田芳也可以简单等同于相声文字辈,他和袁阔成论师叔师侄没毛病。
金文声是相声评书两门抱,西河门和田连元同辈都是连字辈,相声行里他也是文字辈,而他的徒弟郭德纲、于谦、李菁和高峰相当于明字辈更没有争议,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明字辈。
袁阔成相当于宝字辈,连阔如自然也可以简单等同于宝字辈,那么虽然小连先生说跟陈荣启学过评书,但没有拜师,因此从连阔如那里论的话,连丽如也可以简单等同于文字辈。那样的话,她收相声明字辈的王玥波和李菁为干儿子也正合适。
唯一吃亏的还是刘兰芳,刚才说了她在传统评书门有师承,相当于第九代评书艺人和袁阔成同辈,也相当于宝字辈,但他儿子王玉却拜师侯耀文,这就说明刘兰芳自认低袁阔成和侯宝林一辈,也就相当于文字辈了。
这么一说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如果喜欢笔者的文字,请在下方为笔者投上一票,谢了。
相关问答
单田芳和刘兰芳不是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他们两个人在我国八九十年代,在我国娱乐节目匮乏,电视还没有全面普及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
应该说单田芳出道比较早。刘兰芳和单田芳都曾是鞍山曲艺团的成员,都是优秀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1959年考入辽宁的鞍山曲艺团,拜师孙慧文,并改名“刘兰芳”...
各有不同,单田芳三国演义讲的有声有色,人物讲的很到位,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更是有声有色,给广大群众留下深刻印象,二位艺术家都是人民最好的艺术家。各有不同,...
单田芳晚年出版有自传《言归正传》,并且把这部自传变成一部评书。刘兰芳作品有《杨家将》《红楼梦》刘兰芳,1944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六岁学唱东北大鼓...
不论连丽如也好,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也罢,他们依然走的是传统评书路线,以长篇为主,比如《封神榜》、《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等。像单田芳以前该推...
单田芳单田芳的评书兼取评书前辈赵玉峰的金戈铁马、声色剧烈的恢宏之气和杨田荣生动细腻、诙谐幽默之精华,从而形成独特的声情并茂、神形兼备的艺术风格。即...
你好,我是国学明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评书《白眉大侠》,有点年纪和阅历的人都应该听过,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改编创作的评书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咱...
评书高家将刘兰芳和单田芳老师都有讲过。他们讲的各有千秋高家将主要讲述的是民族英雄开国元勋北宋大将高怀德一家世代忠良,抗辽保国的英雄传奇故事。自南宋...
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演播评书有再创作,再加工的成分。单田芳老师辽宁省大连市人,是我国著名的评书演播艺术家,和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并称评书四大家。单田...
shan,评书大师单田芳,评书有杨家将,岳飞传,三侠五义,四大名著,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评书演员、作家。195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