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济南市曲艺团讣告,该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郭文秋,3月21日11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郭文秋是河南坠子乔(清秀)派传人,9岁学艺,24岁出任济南市曲艺团团长,在山东及中国曲艺界影响广泛,留下了数百段经典作品。2008年,她获得了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颁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济南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晓峰对南都记者表示:“郭先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人,虽然怹老人家近年一直多病,且不在济南,但毕竟是济南曲艺人、济南曲艺观众的一个念想。如此一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华丽谢幕。”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曾称赞郭文秋是“曲艺活字典”和“说新唱新的楷模”。
晚年的郭文秋。
9岁学唱山东大鼓,后改学乔派河南坠子郭文秋出生于1935年,原籍河北、姓崔。1944年,9岁的她被济南郭氏戏班收养,学唱山东大鼓,1年后改学时兴的乔派河南坠子,14岁就跟着戏班到南京、上海的书场演唱,与高元钧、骆玉笙等名艺人同台。
新中国成立后,郭文秋回到济南,开始在明湖曲艺二队表演,后调入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演出之余参加“文化扫盲班”,参与编演了许多新段子。
年轻时的郭文秋。
1958年,全国首届曲艺会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23岁的郭文秋表演的新编河南坠子《送梳子》,获得了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她由此蜚声全国曲坛,并被树为全国曲艺界四面红旗之一。
1959年底,济南市曲艺团成立,郭文秋出任团长,与3位七旬曲艺泰斗傅泰臣、谢大玉、邓九如合称“三老一少”。其中,郭文秋的演唱被公认为“吐字清晰流利,唱腔和润脆亮,噪音高低自如”,在发扬乔派精髓的同时,对音乐、曲风、表演程式等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她演出的一批创新作品,如《田桂英开火车》《兰花翻身》《向秀丽》《两情愿》等,均受到基层劳动者的广泛欢迎。
培养多位传人,孙女承其衣钵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郭文秋曾先后当选济南市和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她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对山东曲艺的传承、发展做了开创性的贡献,山东省文联曾评价其为“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老一代曲艺家”。1996年,她因患病告别舞台,但一直没有离开曲艺界,去世前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
2009年10月,姜昆来济南探望郭文秋。
据济南当地媒体报道,2009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来济探望郭文秋,称她是“曲艺活字典”,并说:“您是说新唱新的楷模,为山东的曲艺打下了好基础,我们不会忘记您创造的辉煌与贡献。”
济南市曲艺团介绍,郭文秋一生为人忠厚,奉行“戏比天大”。除了留下《玉堂春》《蓝桥会》《送梳子》《韩英见娘》《闹场院》《黛玉悲秋》《偷石榴》等几百段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她还培养出了单连丽、郭笑莲、薛维萍、陈杨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员,为中国曲艺尤其是河南坠子的传承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和精力。
南都记者了解到,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河南坠子演员陈杨,是郭文秋的孙女。她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模特专业,最终在祖母的感染下拜师学艺,继承了她的事业。
郭文秋对这样一位孙辈非常得意,生前曾公开评价:“不客气地说,她在济南算是数得着的。一张口唱,都说有我的风采。”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2019年,河南省封丘县杨金玉墓被公布为新乡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杨金玉是豫剧泰斗,当代豫剧六大家中的桑振君、阎立品,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等均出自他的门下。
公开资料显示,1901年,杨金玉出生在河南封丘县黄陵乡三张坡村,小名“杨三”,绰号“杨三怪”。他10岁跟班学戏,1920年后任开封义成班班主。当时有句话:“进了开封不用问,不是杨门就是赵门”。“赵门”是赵清和,“杨门”就是指杨金玉。
杨金玉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生旦净末丑,样样出色。他培养了大批名演员,当代豫剧六大家中的桑振君、阎立品,豫剧坤伶宋桂玲、徐艳琴以及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均出自他门下。
杨金玉的夫人马双枝,被称为“豫剧第一坤角”,她是豫剧历史上第一代登台演出的女演员之一,也是第一个由坠子改唱豫剧的女演员。她8岁随继父学河南坠子,13岁在开封大相国寺唱红。后来,马双枝拜杨金玉为师,改唱梆子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双枝成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之一。马双枝和杨金玉结婚后继续在永安舞台演出,10年间,共演出剧目二三百出。
1951年,马双枝应邀到西安市民众剧团担任主演。1956年,河南省举办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45岁的马双枝应邀参加,凭借拿手好戏《花打朝》,博得满堂喝彩。1957年调河南省戏曲学校任教。1980年,马双枝病逝于西安。
杨金玉的墓地位于封丘县黄陵镇三丈坡村村头,墓前一通石碑是杨金玉的得意门生——著名豫剧大师阎立品和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所立,墓碑上镌刻着杨金玉师承天兴班,桃李芬芳的功绩。
相关问答
赵铮、刘宗琴、乔清秀、乔利元、程玉兰、董桂枝、薛玉湘、赵明堂、胡明善、徐振东、艾宝莲等。民国初年,又有孙民德、冯治邦、党治法、刘世禄、程万林、高治安...
李希田,男,1963年12月生,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田氏乡南田氏村人。河南省坠子说唱团团长,河南省牡丹奖获得者,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第264期擂主,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
胡中花坠子《抠门戏亲家》胡中花坠子《龙抓不孝子》胡中华坠子《赵钱孙李》《王老八卖瓜》胡中华坠子《傻子走亲戚》《死不丢带样》《李万年教子》河南坠...
河南永城市莫红梅,女,河南永城市人,河南坠子名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豫东铜板大鼓传承人、深圳市青春豫鹏艺术团曲艺部部长。河南永城市莫红梅,女,河南永城...
河北邯郸大名府人。范翠霞,河北邯郸大名府人,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河南坠子,数年来吸取各派精华,不断创新把戏曲,相声、小品、评书融入坠子大...
吴宗俭16岁拜张理山为师学唱坠子,后来他与张敬明、马艳秋等人将这种走村串户的民间剧种推向舞台,并配以灯光、布景、道具,发展成为舞台戏剧,得到了更多观众的...
河南坠子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它源于河南。大家都知道豫剧、曲剧等都出自河南,也很熟悉,这个河南坠子知道的并不多。推其原因,可能是河南坠子的名家比较...
是兰考县兰考县素有“坠子之乡”的美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坠子艺人遍布城乡,坠子艺术在兰考一直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祖籍兰考的胡中花是近年来在河南坠子艺术...
说到戏曲,兴趣来了,记得以前戏曲频道有一句开场白是:“戏剧大舞台,人生大智慧”,所以我挺喜欢看戏的。戏曲名家有很多,不知你指的是作家?演奏家?还是表...……...
王建国出生地:江苏常州王建国,男,1957年7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校。王建国出生地:江苏常州王建国,男,1957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