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是央视现象级的一档节目,2001年开播,2004年突然爆红,随后几年人气越发高涨,吸引了大批学者登台。
这些大师成名后,都走上了“出书、演讲、上节目”的套路,一个个变得炙手可热、粉丝成群,比某些明星的知名度还高。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发展也迥然有别,有人彻底跌落神坛,有人至今未婚,还有人已经去世。
今天就来讲讲比较突出的几位。
阎崇年应该是《百家讲坛》最大的功臣,被称为新格局的开创者。
《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最初邀请了不少知名学者,可因为太学术,并未引起注意。直到2004年节目改组,邀请了阎崇年开讲《清十二帝疑案》,清晰易懂的语言,加上论据清晰的表述,顿时吸引了大批观众,《百家讲坛》由此起死回生。
阎崇年是山东蓬莱人,中学时随父定居北京,从小酷爱历史。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他最初是研究先秦史,后来因为北京的清代资料比较多,故而转学清史。
20多年前,他写过一本《袁崇焕传》,虽然只卖出了两百本,可是在业内知名度极高。后来《百家讲坛》策划清史这章,顿时想到了阎崇年。
他也没让人失望,第一集就创下了超高收视,之后还主讲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同样颇受好评。
成名之后,有人嘲讽他是“学术明星”,阎崇年倒是很豁达:“我藏在书斋五十年,出来晒两年太阳,不行吗?”,同时还表示“老百姓追捧学术明星,至少比追麻将强。”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只可惜因为他对满清政府过度美化有失偏颇,遭到了不少非议,08年在无锡开签售会时,还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引起了不少讨论。
如今阎崇年已经88岁了,身体硬朗,好奇心旺盛,前几年还转型开始研究森林文化。希望老爷子安好。
易中天应该是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他被称为“学术网红”,成名至今一直毁誉参半。
易中天出生于长沙,从小在武汉长大,毕业于武大中文系。
2004年,他在凤凰卫视参加节目,一堆专家引经据典讲武汉人的素质,说得云山雾罩。轮到他时,他说武汉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热干面,通过这个吃面的劲儿,讲了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通俗易懂接地气,由此被《百家讲坛》看中。
次年,他开讲了“汉代风云人物”,顿时一鸣惊人。随后又推出了红遍全网的《品三国》,一度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因为语言太通俗,却遭到了不少批评,比如将诸葛亮说成“帅哥”,有人觉得很不正经。易中天也不客气,直接回怼了过去,回复如下,特别有意思。
《百家讲坛》让易中天一夜成名,也彻底改变了他的经济情况,07年光靠买书就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据说一年的收入超过2000万。
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之后又推出了《易中天中华史》,从远古到近现代,计划要写36卷。
有人觉得他沽名钓誉,名利双收罪该万死,易中天倒是很坦荡,“学者就该甘于清贫吗?这是没有道理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者靠卖书赚钱,似乎也并不可耻。况且他再忙,也从没耽误过学校的一节课,用的都是课余时间。
如今,易中天早已退休,正躲在江南某小镇潜心写作,要完成后续的《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他刻意低调,但至今人气依然很高。
于丹被称为”女版易中天“,曾经一度红得发紫,可惜聪明过头,一步步把自己给作没了。
于丹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因为特别会讲故事,还被央视看中,当过不少节目的撰稿人。
2001年央视开播《百家讲坛》,于丹也是策划人之一,相当于幕后元老。到了2006年国庆节,节目组策划了一个七天讲《论语》的活动,换了几个嘉宾都不满意,索性让于丹亲自下场。
她也没让大家失望,在节目里侃侃而谈,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让人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短短七天,于丹瞬间爆红,从大学教授一跃成为”明星学者“,引发了大批追捧。
同年11月,于丹赶紧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一天就卖出了15万本。
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又讲了十天《庄子》,爆红后赶紧出书,一度赚得盆满钵满,当年还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仅次于郭敬明。
于丹走红之后,开始到处演讲捞金,两个小时6万块,成了国内身价最高的演讲人,而且还供不应求,行程能排到几个月之外。
她顿时飘了,先是耍大牌,被爆出《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然后在北大参加昆曲,又被北大学子轰下台,颜面扫地。
加上她的书都是”心灵鸡汤“,并没有太多干货,最终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之后于丹就渐渐消失了。
纪连海是最另类的一个,相貌最古怪,也是首个以高中老师身份登台的学者。
当时,节目组找阎崇年推荐人才,恰好他的儿子阎天(北京文科状元)是纪连海的学生,对老师非常推崇,阎崇年于是推荐了纪连海,他就这样稀里糊涂登上了《百家讲坛》。
因为语言幽默、视角独到,纪连海很快收获了大批粉丝,尤其是讲解和珅这段,获得了0.69%的超高收视,是《百家讲坛》开播五年来的最高收视。
成名之后,纪连海没有迷失自己,虽然参加了不少节目,但都致力于文化传播。
2021年,纪连海还开通了短视频,通过2分钟来回答一个历史问题。
屏幕上的他满头白发,让粉丝们非常担心,纪连海却表示身体很好,唯一苦恼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
蒙曼曾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当年的《武则天》系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曼是北大历史系的博士,毕业回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因为博学多才、出口成章,把历史讲得比评书还好听,在圈内名气很大。
2007年,《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慕名来听蒙曼的课,当时讲的正是《武则天》,仅仅听了20分钟,魏学就认定了蒙曼。
几个月后,32岁的蒙曼正式登陆《百家讲坛》,一战成名,相继推出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和《长恨歌》等,迅速收获了大量观众。
然而蒙曼的名气越大,她的父母就越操心。
因为蒙曼一直沉醉于学术研究,始终没有婚配,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
2018年,父母终于忍不住了,公开为女儿征婚:“不求对方多高多帅多有钱,只要真心待蒙曼就行”。
消息一播出就引起了轰动,当时有不少男性跃跃欲试,可是一看蒙曼的节目,顿时没有了勇气。
如今,47岁的蒙曼依然孤身一人,没有结婚。希望她做学术的同时,也能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众所周知,马未都是有名的古董收藏家,其实他第一个身份是报社编辑。
1981年,马未都在《青年文学》当编辑,某天突然有个叫王朔的人塞给他一本稿子,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 精开始。领导都觉得太刻骨,不敢公开,可马未都却认为是天才之作,力争把它发表了。
结果这本《橡皮人》让王朔一炮而红,之后他又先后挖掘了莫言、余华和刘震云等威震文坛的作家。
可能是挖人挖得不过瘾,80年代末,马未都突然迷上了古董收藏,于是一头扎进古董市场,96年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业内威名赫赫。
2008年,《百家讲坛》推出古董系列,马未都无疑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在他的讲述下,还一度引发了收藏热。
马未都的历史知识渊博,对人对物都有独特的见解,加上语言平实睿智,很快成了各大节目的香饽饽。
随后参加了《铿锵三人行》和《圆桌派》,又自制了脱口秀节目《嘟嘟》,今年还推出了《观复嘟嘟2022》,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王立群应该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32岁参加考试,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了研究生,之后留校任教,当了几十年大学老师。
2005年底,《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凭借对项羽的独到见解脱颖而出,那年他已经60岁。
然而好饭不怕晚,随着《王立群读史记》的热播,王立群顿时红遍圈里圈外,2007年甚至被称为“史记年”。
成名之后,王立群跨界参与过不少节目,例如在《青歌赛》和《中国诗词大会》中当文化嘉宾,还担任了电视剧《楚汉传奇》的历史顾问,都颇受好评。
王立群为人低调,而且淡泊名利,虽然有很多捞钱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至今依然和老伴住在开封的单元房里,平常都是自己买菜做饭,从不麻烦别人。
此外,77岁的他身体也不太好,心脏里已经放了6个支架,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学术做得更好,真是让人敬佩。
曾仕强是有名的国学大师和管理专家,曾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2007年,曾仕强参加了《我读经典》系列,当时讲的是《易经与人生》,播出后反响非常强烈。
执行主编王咏琴就想把《易经》搬上讲台,无奈领导怕有人误解这是算命,一直不同意,后来王咏琴三次打报告请求,才最终获得批准。
结果不言而喻,曾仕强的《易经》系列果然引起了轰动。
他通过一种哲学视角将《易经》解析得淋漓尽致,并由此引出不少人生至理名言,让人受益匪浅。
只可惜曾仕强年事已高,后来积劳成疾,最终于2018年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除了这些之外,《百家讲坛》还捧红了不少学者,例如钱文忠、刘心武和鲍鹏山等,知名度都很高。
通过这个节目,他们大多改变了命运,除了少数几人咎由自取,基本都赚取了不少名声和稿费。
其实学术明星也好,娱乐明星也罢,关键还是要人品过关,否则吃相太难看,迟早跌落神坛。
【作者:叶曰尔】
蒙曼是大家熟知的才女,曾多次登上央视,参加过《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
节目中的她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不自觉间便散发出才女的气质,让观众折服。
能成长为这样的才女,背后总少不了父母的付出,而蒙曼和父母之间,也有很动人的故事。
01
蒙曼于1975年出生,父母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夫妻俩都成了老师。
生活中,蒙爸蒙妈相敬如宾,从不吵架,给孩子营造了有爱的环境。
在蒙曼小时候的印象中,父母好像从来不出门聊天,也不会像邻居一般打麻将打牌,他们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家里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唯一打发时间的东西便是书籍,蒙曼自三四岁起就看小人书,慢慢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因为读书多,蒙曼到了5岁便已经能独立看书,家里只要带字的纸张,她都会拿来读一读,父母便决定让她上小学。
蒙曼的哥哥也很优秀,时常会辅导蒙曼学习,爸妈工作忙的时候,都是哥哥照顾她。
特别是周六日时,父母要出门给孩子辅导功课,哥哥就成了家里的小大人。
一个礼拜天,父母出门补课,兄妹俩便在家写作业。结果,蒙曼没有和哥哥说,就一个人出门了。
等父母回来,一看女儿不见了,就问哥哥:“妹妹去哪里了?”哥哥一下就急哭了,一家人赶紧去蒙曼。
父母发动了所有的邻居去找,结果在书店找到了她。
父母一边责怪她不该自己出门,又一边叮嘱她:“无论多喜欢看书,也不能不和家里打招呼出去。”
但蒙曼却撅着嘴说:“家里的书我都看一遍了,想看新书。”
父母也无可奈何,只好每个礼拜天都将她送到书店,下午再接她回家吃饭。
02
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长大,蒙曼从小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女气质,在学校,她成绩优秀,更是写得一手好文章。
蒙曼父母在生活上很节俭,但在给孩子买书上却从不含糊,他们每月有一大半的工资都贡献给了书店。
蒙曼家“不考虑实际生活,只沉浸在书中”的另类生活方式,在他们家乡的小县城很特别,渐渐引起了周围人的议论。
大家纷纷觉得“他们不务实,只知道春花秋月”,有时候甚至毫不顾忌的议论他们家。
蒙曼听到后,就回家和父母转达了这些议论,父亲却毫不在意的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咱们自己舒心就行了,管别人干嘛?”
在蒙曼的成长路上,也因为爱好阅读而带来了烦恼。
初三时,蒙曼特别喜欢看书,有时甚至在课堂上都搂着书本不放,结果她的成绩出现了下滑现象。
老师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蒙曼的父母之后,他们便禁止蒙曼读书,希望她能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为了防止她偷偷将书带到学校,父母便将家里的书全部放进了大木箱并上了锁。
但父母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影响蒙曼,她竟然用大锤头将木箱的锁给砸坏,然后偷偷将书拿了出来。
父母很无奈,只好将学习和看书做了合理规划,才让蒙曼的成绩一点点提升上来。
蒙曼14岁时便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承德市一中。
在这里,蒙曼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缩短了看课外书的时间。
03
三年后,蒙曼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父母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未出过承德的父母也跟着女儿沾了光,去北京玩了一圈,体验了一下北京的氛围,身心愉悦。
离开北京时,父亲叮嘱蒙曼:“多数人考上大学之后,就开始浑浑噩噩混日子。爸爸希望你不要学他们,应该抓紧这4年的时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广一些,才不枉费你多年来的努力。”
蒙曼却对父亲笑着说:“爸,你放心,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读书,大学功课不多,我终于有时间读书了。”
此时的蒙曼已经长大,开始合理规划时间,她每年都会给自己列出50本书的书单,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学到心理学,她都有涉猎。
在大学期间,蒙曼每年都能拿到最高奖学金,除了寄给父母一部分,剩下的她全部拿来买了书。
大学毕业后,蒙曼又被学校保研,成了她们镇上最有名的大学生。
此时,再也没人说“读书无用论”,人人都羡慕起蒙爸蒙妈。
研究生毕业后,学校让她留校任教,蒙曼却并不满足,又继续读博,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奋进。
在和父母协商之下,她考上了北大历史系博士,继续在历史上深耕。
2002年,蒙曼从北大毕业,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成了一位人民教师。
此时的蒙曼,腹有诗书,从容不迫,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04
为了让女儿能安心在北京任教,父母决定拿出积蓄给她租一个好房子,但到了北京一打听,北京的租金高的吓人,和承德完全是天上地下。
父母一盘算,与其租房,还不如买房,便拿出了所有积蓄,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给蒙曼按揭买了套一居室的小房子,希望她能安心工作。
对父母的付出,蒙曼非常愧疚,对父母说:“我上学这么多年,刚刚工作还没回报你们,你们又。。。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但父亲却说:“安居才能乐业,只有解决根本才能在精神上愉悦。”
就这样,蒙曼在北京安定下来。
在工作上,蒙曼完全继承了父母的刻苦精神,不管是牙疼还是头疼,她从未耽误过一节课。
在教学上,蒙曼博学多才,出口成章,总能将历史讲出不一样的乐趣。
时间一久,她的名号便传了出去,人人都知道,历史系有个女老师,讲历史比讲评书还好听。
有的学生为了听她的课,不惜站在教室外,将走廊挤得水泄不通。
几年后,蒙曼的名字成了北京各大院校的活招牌,无论她走到哪里都备受追捧。
2007年,央视《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也听到了蒙曼的名号,特意赶去听她讲课,那一堂课中,蒙曼正在讲武则天,魏学来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忘了时间。
几天之后,蒙曼便接到了《百家讲坛》的邀请,她也成了这档节目最年轻的讲师。
此后,蒙曼陆续在《百家讲坛》讲了《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等,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名气打开之后,她又陆续接到出版社的邀请,出版了多本相关的书籍,成了业内知名的文化学者。
05
蒙曼,一代才女,沉醉读书,是父母的骄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感情生活却成了父母的担忧。
沉醉学术研究的蒙曼,从未考虑过个人感情生活,一直到40多岁还待字闺中,让父母焦急万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对父母都希望在自己逝去后,有人能陪伴儿女,他们方能安心。
2018年,父母为了解决蒙曼的终身大事,开始公开为女儿征婚:
“蒙曼善良大方,工作也稳定,不要求对方多高多帅学历多高,只要能和蒙曼有共同语言,能真心爱她就行。”
征婚启事一发布,便引起了轰动,很多男性跃跃欲试,但看过蒙曼的节目之后,深知自己的道行不够,压根不敢和蒙曼联系。
蒙曼的优秀是父母的骄傲,也成了父母的忧愁。女儿太优秀,注定在感情上不会迁就,便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蒙曼也知道父母的心事,劝慰他们:“爱情可遇不可求,你们不要着急,我相信我的爱情一定在前方等我。”
话虽这样说,但父母还是忍不住会焦虑,会给女儿介绍各种大龄男青年。
但蒙曼的精神层面太高,一般男人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久而久之,父母也无可奈何了。
2020年初,蒙曼再次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依旧妙语连珠,侃侃而谈,风采更胜当年。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婚姻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因为他们自身的精神层面够高,完全可以自我满足,有爱人锦上添花,无爱人也无伤大雅,一个人也未必过得不好。
希望蒙曼的父母能看开这一点,不要再有遗憾,将女儿教育的这么成功,已经是最大的成就。
人活着,总得有点遗憾才叫人生。
—END—
作者:叶曰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百家讲坛》受欢迎的讲师有易中天、曾仕强、于丹、纪连海、钱文忠等等、1、易中天易中天(Yi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
1、易中天易中天(Yi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
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主讲老师有易中天、曾仕强、、纪连海、钱文忠、阎崇年、王立群、马未都、刘心武、袁腾飞、康震,鲍鹏山、蒙曼等等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
本人比较喜欢的百家讲坛的讲师有:易中天如果说阎崇年开创了百家讲坛治世的话,那易中天无疑是百家讲坛盛世的缔造者。2005年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
据中国内地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当今中国内地历史综艺节目《百家讲坛》的十大著名讲师中排名第一的是蒙曼,排名第二的讲师是易中天,排名第三的讲师是水均益。据中...
有易中天,于丹,曾仕强,钱文忠,纪连海等。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于丹著名电视策划人。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纪连海...
易中天的品三国,纪连海的正说清代名臣,于丹的论语心得,王立群的读史记,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还有马未都,袁腾飞,钱文忠,康震,蒙曼,鲍鹏山等等。易中天的品三国...
根据我的知识库,以下是百家讲坛十大讲师排名(按姓氏笔画排序):1.于丹: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教授,代表作品有《论语心得》等。2.阎崇年:著名历史学家、...
共有29位讲师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主讲老师有易中天,曾仕强,于丹,纪连海,钱文忠等。1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
明史: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孙丹林《唐伯虎》;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在明史方面百家讲坛比较欠缺,毛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