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和周冬雨演夫妻?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不靠谱。
但却真实发生了。
我们先做一道算术题。
范伟是1962年的,周冬雨是1992年的,两人差了整整30岁。
已知范伟在《断·桥》里扮演过马思纯的爹,马思纯在《七月与安生》里和周冬雨演过闺蜜,范伟和周冬雨又在《朝云暮雨》里演夫妻。
四舍五入一下,这不就是电影版的“我爹娶了我闺蜜”?
那么究竟什么电影,什么奇葩的剧情,能让这种“父女恋”发生呢?
这就是由张国立执导,范伟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朝云暮雨》,目前该片已经定档5月17日了。
这是一部披着黑色幽默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改编自真实故事《穿婚纱的杀人少女》。
范伟饰演的老秦,服刑30年,出狱前夕,天降150万拆迁款。
但他为了尽孝道,一心只想娶妻生子。
周冬雨饰演的常娟,主动接近老秦,张口就要18万4400的彩礼,有零有整,背后暗藏玄机。
别看《朝云暮雨》剧情光怪陆离,可它戳中的却是这个时代的痛点——婚恋话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在今天婚恋已经变得有些畸形。
过去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女性吃到了红利。
以2016年为分界点,咪蒙等人走红,自媒体和商家催生出了“她经济”和“舔狗经济”,让男性苦不堪言。
当时普遍的舆论是“男人的消费不如狗”。
疫情这几年,经济下行,男性开始觉醒。
这两年消费降级,“舔狗经济”崩盘,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一线城市的初婚年龄已经接近35岁。
由此产生的恶果,就是男女对立严重。
在某些女性社区和直男论坛虎扑上,你能看到大量厌男厌女言论。
男的会嘲讽女的为“女拳师”、“虎式坦克”、“大肥猪”;
女的反过来称男性为“国楠”,把自己的父亲能蔑称为“生物爹”。
评价一部电影要看所谓的“含男量”,这股恶臭风越刮越猛。
婚恋话题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变成了尖锐的社会议题。
诸如“天价彩礼”、“娶越南新娘”、“婚前强奸”、“丧偶式婚姻”、“骗婚”、“洗房”等猎奇新闻频见报端。
婚姻这个保险柜,已经快锁不住男女的对立情绪了。
前几天,金星就发文称,2006年为了将收养的孩子落户,她和外国丈夫无奈离婚,时隔18年再次复婚。
金星作为公众人物,都被婚姻相关问题所困,更何况普通人。
现实已经够荒诞了,《朝云暮雨》索性把荒诞进行到底。
结婚不是讲究门当户对嘛,那就让两个刑满释放的人强行凑一对,年龄差着辈分也没关系。
婚姻不是变成了一门生意嘛,好,那咱就别谈感情,全谈利益,一个求子,一个求财。
片名也很讽刺。
“朝云暮雨”,意思是早上是云,晚上是雨。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现在形容男欢女爱。
再联系角色。
朝云,代表的就是周冬雨演的少女;暮雨,代表范伟演的老男人。
这片名既文雅,又点明了老牛吃嫩草,有趣。
范伟之前合作的都是林志玲、李小璐这样的性感美女。
这次出现在他身边的,是“小黄鸭”周冬雨。
尽管周冬雨已经32岁了,尽管两位演员的演技都很好,尽管电影本来就是在荒诞现实之上做文章。
道理我们都懂,但放在一起,终究还是会让观众感觉违和。
耳畔仿佛响起范伟那句经典台词:“你们就是拿这个考验干部的吗?”
其实不必太惊讶。
在影视圈,这种“老少配”本来就是一个经典模版。
也正因为这种违和,很多电影反而会让人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经典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是如此。
杀手里昂和小姑娘,一起经历生死,成为忘年交。
小女孩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回答,总是如此。
一句简单的话,通过小孩的发问,大人回答,立刻变得充满哲理,这也是这类电影的特点。
《这个杀手不太冷》还并非原创,它是一部“致敬之作”。
致敬恶原片名叫《Gloria》,中文译名叫《女煞葛洛莉》。
导演吕克·贝松坦言,自己小时候很喜欢这部电影,长大后几乎照搬原版结构拍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只不过一样的老少配,原片中是阿姨和正太的组合。
前段时间,“《这个杀手不太冷》抄袭”上了热搜,其实算不上抄袭,导演不过是借用了“老少配”的模板。
老少配在华语影片里也屡见不鲜。
比如1995年,32岁的李连杰和11岁的谢苗合作了《给爸爸的信》。
片中两个人既是父子,也是惩凶除恶的好搭档,双重关系让故事层次感更丰富。
19年后,谢苗拍了《目中无人2》,39岁的他和11岁的杨恩也来了一次老少配。
两人联合退敌的戏,致敬了当年的《给爸爸的信》。
谢苗饰演的是一位盲侠。
小女孩问,我给你一只眼睛,你要左边还是右边。
谢苗回答,有什么不一样。
小女孩说,有啊,左边的大一点。
和《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样,又是一句简单的台词,让小孩儿说出来,立刻有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此外,《完美的世界》《蝴蝶》《老狐狸》《拨浪鼓咚咚响》《川流不“熄”》等新老作品全都是老少配。
很多艰深的人生道理,通过老少配电影很准确地传递给观众,一针见血还不冒犯人。
《朝云暮雨》亦是如此。
两位主角都来自底层,都犯过错误,都遇到了问题,刚好产生了交集,临时搭伙处理危机。
“求子线”和“求财线”交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张国立是我们熟悉的演员,这次却坐在了导演的位置。
其实他本身就是多面手。
早年做过铁路工人,加入过文工团,后来凭借影视演员身份崭露头角。
33岁那年,他还跟随科考队去往南极,负责拍摄南极报道剧。
但途遭冰山夺命时,全队唯一见过炸药的他挺身而出,立下大功。
几十年的表演生涯中,他留下了《铁齿铜牙纪晓岚》《金婚》《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经典电视剧作品。
但艺术家的身份之外,对赌协议、儿子涉毒,也让他面临了不少公众议论。
拍摄《朝云暮雨》这部戏,也是历经坎坷。
该片3年前开机,结果在江西婺源取景时,曝出了“因拍戏封路与出行市民发生矛盾”的新闻。
后来当地宣传部出来解释,否认了封路,表示只是进行了临时车辆管制,百姓可以正常通过。
风波虽停,但无疑还是给电影蒙上了一层阴影。
它本来是为底层人民说话,结果被网友贴上了“特权”的标签,你说张国立憋屈不憋屈。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电影终于等来了上映的时期,好饭不怕晚。
张国立的眼睛真毒,选中了范伟和周冬雨做搭档。
两人刚好是2016年金马奖的影帝和影后,组合在一起,话题性、猎奇性都有了。
而且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表演风格,都完全相反,形成了一部电影的一体两面,故事的张力拉满。
先说范伟,大家对他熟悉而又陌生。
他是卖拐三部曲里的大傻子,是《马大帅》里的范德彪,是《刘老根》里的药匣子,是《乡村爱情》里的王木生。
但镜头外,范伟却是个社恐。
范伟是东北人,却没有东北人天生的豪爽,从小家教严厉,沉默寡言。
后来在舅舅的帮助下,他跑去沈阳曲艺团学相声,学成后多次获奖,还登上了央视,但知名度并不高。
直到1995年,赵本山和他联手参加春晚,两人合作了《牛大叔提干》,范伟的光芒才得以绽放。
范伟真正起飞是春晚的“卖拐三部曲”,他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
《卖拐》演出后的第二年,《刘老根》在央视播出,范伟凭借药匣子一角火上加火,正式成为喜剧大咖。
和赵半山合作时期,范伟的表演戏路是多变的。
最开始,他扮演过装腔作势的喜剧丑角。
比如趋炎附势的老同学,摆官腔的干部,狐假虎威的小秘书。
不过这种表演略显程式化,更多是用于映衬赵本山。
后来他一下子从从背带裤大分头,变成了脑袋大脖子粗的伙夫,舞台上也开始和赵本山平分秋色。
2004年的《天下无贼》里,范伟友情客串了一个贼。
短短几分钟全都是名场面,范伟也看到了自己在演艺圈更大的可能性。
他之后单飞,离开赵本山,逐梦电影圈。
2006年的《芳香之旅》,2007年的《看车人的七月》,2008年的《耳朵大有福》。
他最擅长演东北农村那种性子很轴,喜欢和人犟,也没啥坏心眼的大明白,在这个赛道上他是王者。
去年他主演的《漫长的季节》,是他这种戏路的极致,深厚的演技功底,看哭了无数观众。
在这些作品的锤炼下,范伟一步步摘掉了自己小品演员的标签,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喜剧大师。
而周冬雨,几乎是范伟的反面。
不同于范伟的摸爬滚打,周冬雨出道即巅峰,被张艺谋选中成为谋女郎,主演《山楂树之恋》走上了快车道。
周冬雨是典型的白幼瘦,看似清汤寡水,但在清纯外表下,有一股韧劲儿。
她的眼神透露出一种“我随时可以为你赴汤蹈火”的坚定感,禁忌感和性张力就是这么出来的。
《朝云暮雨》里,范伟和周冬雨都演了自己最擅长的角色。
范伟在电影里,多诠释那种心地善良,认一个死理走到黑的老实人,这和本片的角色很契合。
周冬雨在电影里,多诠释外表低幼、内心倔强的叛逆少女。
《少年的你》《七月与安生》里已经有过封神表演,这次她把同样的气质移植到了这部影片中。
接受采访时,她还谈到“这是迄今为止我演过最绝望的一个角色”。
两位演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看似很有差异,其实优势互补,金马影帝影后的合作,火花四溅。
虽然整部影片肉眼可见的成本不高,属于故事片类型。
但放在如今喜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期待着它能带给观众不俗的品质,最终斩获10亿+高票房,帮国产电影挣回面子,引领国产电影再度变革。
5月的电影院,我们能欣赏到一次表演的盛宴,一起期待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导读:参加工作之后,这一幕无数次地浮现在我眼前-公司领导用的套路,不就是小品里的套路吗?苦肉计-欲擒故纵计-师徒配合砸车计-稀里糊涂落锤计!所以我开始拨通了防忽悠热线:有人开会请按1,有人培训请按2,有人要求加班请按3,有人谈格局请直接拨110!
小品功夫最后一幕-自学成才
作为一个90后,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电视机跟前看春晚,彼时的互联网还不发达,看电视成了我们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大年三十晚上强撑着不睡觉,生怕错过每一个节目,尤其是央视春晚的小品,当天看不过瘾,初一早上还会继续看重播,至今记忆犹新!
小品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赵本山,记得00年-13年这十几年,赵本山的节目都是作为春晚的压轴好戏出现的,本山大叔的节目还没开始,台下已经是掌声一片,跟着摄像师的脚步,镜头一步一步对准从台下缓缓走来的赵本山,春晚高潮开始了。
小品-卖拐
赵本山的作品保持了高水准,其中最巅峰的几年就是赵本山、高秀敏、范伟主演,何庆魁写的剧本,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卖拐三部曲》,尤其是第三部《功夫》,不仅为我带来了欢笑,更是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
《卖拐三部曲》是三部小品的统称,第一部《卖拐》、第二部《卖车》,第三部《功夫》由于高秀敏老师去世,赵本山的两名弟子大国和七哥临时救场,没想到不仅没有缩水,反而成就了另一个高峰。
《卖拐》和《卖车》的剧情我就不做过多的叙述了,大家肯定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其中一个最关键的核心思想就是“忽悠”!何庆魁老师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编剧,而且对生活洞察入微,将“忽悠”这一个东北特有的名词通过搞笑的方式传遍了大江南北。
没事儿走两步
“忽悠”,通俗一点儿说就是骗人,委婉一点儿就是善意的谎言,再文艺一些可能就是带有艺术性的引导了!赵本山饰演的大忽悠,不仅把卖拐买车这一类的江湖把戏演绎出了清新脱俗的艺术气息,更是把“忽悠”这一手法上升到了哲学的范畴
范伟作为一个受害者,明知道“他是在忽悠你呢”,依然一步一步地“洗脑被”,范伟已经接受了自己腿脚不好的“事实”,放在今天来看的话,绝对是直播带货的鼻祖,不知道隔壁的嘎子和潘叔有没有受到启发。
小品卖车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讲《卖拐三部曲》的重头戏-《功夫》。当年第一次看这个小品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丝丝失落的,倒不是因为作品本身不好,实在是铁三角之一的高秀敏老师的突然离世,情怀略显波动,不过后来随着长大慢慢就释怀了。
《功夫》的剧情我们同样不做过多的介绍,一说里边儿的经典桥段肯定能勾起大家的回忆,不论是:那头猪的脑筋不会急转弯!还是:2000/2500/3000/3500-5000,成交!亦或是: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呐,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在昨天。
防忽悠热线
其中有一幕我记得最为深刻,大概就是那一段:打你一进门分别用了:苦肉计、欲擒故纵计、师徒配合砸车计、稀里糊涂落锤计,我只用了一计:将计就计,送你一计:走为上计!参加工作之后,这一幕无数次地浮现在我眼前-公司领导用的套路,不就是小品里的套路吗?
比如说我们上班时候开会的时候,领导总是会以苦肉计开头:最近公司的业绩不好呀!产量质量都上不去,领导天天着急上火,你看咱们总经理,昨天晚上十二点才下班,早上五点就起来了等等;然后再跟上欲擒故纵计:不过呢,咱们单位还是讲究人性化的,实在是不愿意让大家太辛苦,加班什么的原则上不提倡,
组团忽悠我来了?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边儿可能要长舒一口气了,但是先别高兴得太早,重头戏还在后边儿!
接下来就是师徒配合砸车计:小刘,你过来跟大家讲一讲近期的规划!
然后小刘一个劲儿地讲:公司最近怎么怎么不容易,但是完成目标还是很有希望的,离目标很近,就差这个周末大家再加把劲儿等等
然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在那扯半天皮,最后领导一拍桌子: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下来吧:这个周末来加班!
忽海无边,回头是岸!
最后,大家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被领导“忽悠”过来上了一天班,至于加班费和补贴之类的,一般没有下文了。
艺术通常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只要是用心发现,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新春佳节将至,我在这里预祝大家新年快乐!2022年虎虎生威!谢谢!
感谢各位头条看客,抽刀断水水更流,唯有关注解千愁,不要吝惜你的点赞哦!
相关问答
2001年《卖拐》2002年《卖车》2005年《功夫》一个厨师骑着自行车偶遇路边的一对骗子夫妻,被他们利用低劣套路骗去了自己的自行车和钱,换来了毫无用处的一副...
《卖拐》、《卖车》、《功夫》。1、《卖拐》《卖拐》是由尹兴军编剧并执导,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主演的小品,于2001年1月23日《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
是的,卖拐三部曲是分三年演的“卖拐”是三部曲,它分为2001年的《卖拐》、2002年的《卖车》、2005年的《功夫》三部。但是,2003年的《心病》、2004年的《送水...
《卖拐》,出自2021年春晚。作为三部曲,《卖拐》是第一部。《卖车》是第二部,出自2022年春晚,演员为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第三部为《功夫》,出...《卖拐》,...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三部曲》分别出自2001年春晚的《卖拐》2002年春晚的《卖车》和2005年春晚的《功夫》。演员均为: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赵本山的小品《卖拐...
赵本山卖拐里带上了两个徒弟,分别是王小虎和蔡维利。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加上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赵本山也渐渐支撑不住,创作的作品更是难以超越自己以前的...
范伟一共上过九次春晚,主要还是和赵本山合作。从三鞭子开始,之后他们合作了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卖拐三部曲,大忽悠心理诊所,回家。这中间他还和高秀...
说到范伟吗,我第一时间脑海中想到的是小品《卖车》和《卖拐》,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是跟我一样的啊?在小品《卖车》中,赵本山老师以及高秀敏老师饰演的都很形象逼...
演出。希望他能针对现实社会有新的更合众口的...觉得回味无穷。甚至现在还想看他的演出。希望他能针对现实社会有新的更合众口的作品出现。演到他没力气的那...
德云社是中国知名的相声团体,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相声作品,以下是一些德云社的十大顶级经典之一:1.《牛郎织女》:这是德云社的标志性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