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下集一:神雕侠侣。这部书是说来说去,把杨过的胳膊给说了没了一条,这可别怨我,我可不是狠心非得把杨过的胳膊给切下去。你要埋怨,你得埋怨郭湘,是郭湘这丫头,断去了杨过的右手。
·千言万语说到了杨过为了救郭湘和小龙女的小女儿郭湘,她在襄阳县里边追出来的追李莫愁,这李莫愁是抢走的小郭湘,也不知道他想把郭湘如何,反正他也不给杨过,他也不给郭靖黄蓉送回去。
杨过在耳洞之内见到一只大雕,杨过看着这个雕感觉头情对义,他跟雕告别转身,顺着山洞往外走,突然间外边飞来一剑,就见光这么一闪,杨过那是不不含糊,杨过反应更快。就在这宝剑从上往前一落之际,他的右手已经探出去了,使出来古文派二龙戏珠之术来抠对方的眼睛。
事实上是说杨过是可以把对方眼睛给抠出来的,但是就在这一刹,那杨过认出来了。用宝剑赐他的乃是郭靖和黄蓉的女儿郭湘,郭的小姐,也不知道郭的小姐怎么突然之间在这出现了,而且还冷个丁的给杨过一见,杨过心里一犹豫,他把手往回一收,就这么一犹豫,一入手,他不但没有伤的了对方,还被郭湘所伤。
郭湘的右腿被斩掉,杨过右又是伤心,又是愤怒,当时极怒攻其不备,前一黑倒在地下是人,事不知,在郭湘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伙子,那就是大五和小五,武敦儒和武修文,这是郭靖的两个徒弟。
她们是陪着郭湘出来找郭湘的,是找来寻去发现杨过在这山洞里边,他们知道杨过的武功高于他们,他们在外边埋伏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来了这么一手。可是郭湘一看到杨过的胳膊被他砍断了,他自己害怕了。
他知道,他父亲郭靖视杨过为己出把杨过当成儿子似的,别看杨过有这毛病有那毛病,甚至他们现在怀疑杨过是拐,带着郭湘去换解药。但是把杨过的胳膊给削去一条郭湘,感觉到没法向父母交代。
第五小五见杨过倒在地上,他们两个亮出宝剑来,就往杨过的身上戳。这俩小子他们恨杨过,或者叫讨厌杨过,完全是因为吃醋。他们认为杨过要跟郭湘成亲,也别怪他俩想得多,这也是郭靖的意思。郭靖就跟黄蓉说过等郭湘和杨过长大成人后,就让他俩成为夫妻。这话还让杨过郭芙和大武小武听着过,那大五小五,他们两个人生的最终目标就是娶这郭丹小姐,甚至这亲哥俩他们互相之间都吃醋。
现在他俩就想借杨过拐走郭湘之名,要杀掉杨过。他们拿的宝剑刚往前怎么一递,拐弯就听着一阵阿风骤起刷爬坡,郭富大五小五全都摔飞了,宝剑也都落地了,他们三个都没弄明白,这出现什么样的高手救了杨过?把他们仨打翻,仔细瞧才看到在杨过的身边,耳洞门口站着一枝大雕。在桃花岛有两只大白雕,长得漂亮,而且能在天空翱翔。这只大雕长得是奇痒无比,不过它这个头比桃花岛那两只大白雕还要大出一号,两个膀子很短,此雕已经不能飞翔,只能速跑。
现在这大雕往那一站雄赳赳气昂昂愤怒的盯着它们。意思是,杨过是我的小朋友,敢伤他,我要你们命。郭夫转身就跑,剑也不要了,大武小武随着他也跑了,跑到一个没人之处,郭夫捂着脸哭上了。大五看看小五小五看看大五,他俩敲声问哭什么呢?杨过的胳膊掉了,我爹肯定要责骂我。说着说着,这郭夫哭声更大了。要说郭夫虽然是被浇灌了,宠坏了的一个大小姐,但是她的小心眼不坏,想到从小跟杨过在一起。
杨过在他家桃花岛住很长时间,相见之下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你说杨过现在成残废了,他也觉得过意不去。大五五敦儒安慰国服,这也不怨你,不是要救二妹吗?不伤了他,他也一定要伤了你,不怨你,武修文在旁边把眉毛就竖起来了。我看杨过是死有余辜。火同那些贼人是抢跑了二妹,不要他命,已经是便宜了。赶紧回去禀告师父和师母,让他们亲自出马来寻找二妹。三五小五你一句我一句说着郭富一想,他俩说的也有道理。杨过掉个胳膊,就掉个胳膊吧,这才止住哭声回襄阳。
且说杨过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这才悠悠转型,他就觉得这嘴里边是棋热难当。这苦,那比黄连还苦。这什么东西?同时有不少苦汁,这个像水一样流入咽喉。他使劲睁开眼只见神雕用这尖嘴叼着一枚深紫色的圆球,正往他嘴里边喂。杨过闻到这圆球是又腥又臭。但是一想,这神雕为自己的可能大有益处,张口吃了就轻轻咬一下,这圆球的外皮就破裂,嘴里边又苦上了。
原来这个苦汁是在圆球里边包着的,这汁液轻疾苦,疾难吃至极。杨过只想喷出来,又想到神雕为自己这个东西,不能够随便往出吐,勉强的吞入肚子里。这个东西吃到肚子里之后,过不了多大一会就觉得呼吸顺畅,刚才胸口憋的都喘不上气来,现在舒服了。不知道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就见神雕。昂首挺胸长鸣一声,眼睛不转的盯着杨过。过了一会神雕从外边又叼回来两只山兔。这神雕还会狩猎,想找什么能有什么。杨过是强挣扎了起来,用一条胳膊点上火,把两只山兔做熟了饱餐一顿。简短结束。数日后,他商贩已好但是残废了,可杨过对于自己失去右臂并不怎么看重。杨过想到自己在绝情谷被花花所伤,十八天必死。现在算来,正是第十八天的日子,早一天晚一天自己肯定得死,端一条胳膊,那算不了什么?这一天,他见山洞后边树木苍翠,山气倾家,就信不过去。观赏风景走了一里多地来到一座峭壁之前,抬头一看峭壁就如一座极大的屏障是冲天而起峭壁中部离地约有二十余丈处生着一块四五丈见方的大片石头,就像一个大平台似的隐隐约约的看到石上边刻着有神。主席技巧:两个字剑中剑中,宝剑的剑中就是坟墓的意思,剑中拔那是宝剑的坟墓。
杨过好奇心起心想:这宝剑也有种,他知道这神雕就是剑魔独孤求败的。不过剑魔独孤求败这位前代已经不在世上了,那么剑种一定是他立的。想到此他走进峭壁,用手摸着石壁仔细观察,石壁草木不生光秃秃的,没有可能手足之处。不知当年独孤求败是如何攀援到上边立的这个剑种。瞧了半天越看越是神王。这杨过咬牙切齿顿声,新说独孤求败是人我也是人,他能爬上去我就能爬上去。不过这玩意也没梯子也没抓手又这么陡峭如此之高。他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凝神看了一阵见峭壁上每隔尺就生着一丛青苔,绿油油的长出几根草来。
这青苔排成一排直通上边二十丈处的这个平台。他心念一动纵身噌跳起来,伸手到最近的一丛青苔中一摸抓住出了一把黑泥。这原来是个小小的石洞,他想明白了,这是独孤求败。当年用什么利器挖凿出来的一个窟窿,用这窟窿向上攀援,年深日久窟窿里边有了鸡迷,因此生出来青苔。
杨过一想现在也没别的事,到上边看看这剑种。这么想着,以独臂之力向上攀杨过,勒紧腰带提了一口气呲。这一窜先窜上去一丈多,用脚踩着一个小洞跟着又往城一窜。杨过虽然说被断曲右臂,但是他的轻功并没有损耗三窜两蹦他上来了。杨过心中挺高兴,看看自己的右侧瞧瞧空荡荡的,右边这袖子。
杨过抬脸往前看,他瞧着了剑中两个大字旁还有两行字体叫小的十颗,他俯下身看十颗小字,上面是这么写的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
群雄戍首,常见空立不亦卑乎。这杨过在桃花岛随着黄蓉学过五经四书,嗨多亏念那半年书,不然的话,这杨过还不会明白这啥意思。他一看这两行字非常激动,当年剑魔独孤求败打遍天下没对手,就把宝剑埋在这地方了。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独孤求败,非常感叹呜呼,群雄束手就是江湖之英雄们,没有敢跟他动手的,常见空立那宝剑再锋利也没有用了,不易背负。这对于江湖高手来说是很悲伤的一件事。这剑魔练武一世没有对手了,心里非常难过,这才把宝剑埋这了,给宝剑立了个坟,还提了字。杨过看着想着又是敬佩又是觉得这位前臂是傲视,当今独死于独身身,但是他的轻功并没有损耗,只不过只不过他一窜两蹦他上来了,抱住抱住了,看十颗大字,一举千金,往独来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要说打败天下无敌手,自己可比不了前辈。尤其是现在只剩一条胳膊了,就算一时不死也不会像这位剑魔前辈一样傲视天下唯我独尊。瞧着两行是颗小树,出了一会神,他低下头。只见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这座坟是背向山谷俯仰空阔。也别说剑魔本人如何英雄,但就是这座坟已经十分有气势。看到剑魔文武全才暴富非常。
杨过感叹自己生的太晚了,要早生个三十年五十年,也不知道这剑魔是什么时候人吧。反正总而言之可能是一百年之内的人,自己要能见他一面。那该多好啊。这么一想,杨过感慨万千,站在石壁上是向着太空长啸长啸啊喊呐!这一喊,一口气喊了五分钟。四下里回音不绝杨过,满血要瞧瞧被埋的宝剑是什么样。但是他又不敢贸然地冒,犯这位前辈,他就坐在剑之旁,俩手抱着膝盖迎风呼吸,那个感觉就好像随着这个风要飘起来似的,心里边感觉特别的舒坦。
这时就听着山陛下。这神雕在叫,他低头往前一看就见神雕伸,爪子叨住峭壁的那个小窟窿向上纵跃。别看神雕身躯虽重,但是腿脚之力十分厉害,好像每一刀能刀出一个洞来似的,顷刻间就来到平台之上,站在阳光下坐着坐着坐着。又叫了几声,歪着脖瞪着两只叼眼,瞧着杨过那个表情很是随意,意思是我叫这几声。
你听明白了吗?杨过瞧他这样被他逗乐了。雕兄但杨过还挺尊重他。从剑魔那边论吧。杨过跟这个神雕论平辈。想这神雕比自己岁数大,他管这雕叫雕兄。雕兄只可惜我没弓也长的本事,不懂你的言语否则你就可以把独孤前代的生平说给我听了。
这杨过现在羡慕工野长了,工野长是一位古人呐懂鸟语懂蛇语,这鸟吱吱吱喳喳一叫,这公也长就知道什么意思。那老虎和熊瞎子一吼呜。他就知道这熊瞎子,是跟人亲近还是要吃人啊?公也长那是孔子的女子,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子的女人啊!神阙又低叫几声伸出钢爪,抓起剑种的石头移在一旁。杨过心中一动,独孤前辈身负绝世武功。说不定留下什么剑奥妙。
他这么想着就见神雕双爪,起落不停。起了咔嚓细了哗啦不多时,就把这坟上边的一大部分石块全都移开了。再看露出来,并列着的三柄长剑。这三把剑一把看着,这是寻常的青钢剑。另一把是黑乎乎的铁剑。还有一把是木头片做的木剑。杨过福深,他就抓把青钢剑。这手是刚一搭在这个箭把子上,就觉得一阵风起雾,他眼男黑扑通栽倒人事不知。
听 书
听书,那是我们沭阳的土话,听说书似乎更确切些。说书人一般都在五十岁上下,老人们常说年轻的“嘴上没毛,说话不牢”,因此,很少受人待见。说书人一手敲锣,一手击鼓,锣一尺方圆,鼓也只有碗般大小,声响却非同寻常。
说书人并非单单练说上功夫,唱起来也得是行家,那样说起书来才声情并茂,比起喇叭里的刘兰芳、单田芳说书,听起来才更有韵味。然而,唱相对于说,二者并非五五分成,平分秋色,唱不过是铺垫陪衬,说书人的主打功夫还得靠说。
小时候,老家陇集是个很贫困的农村,收音机是种奢侈品,电视机更是稀罕之物。物质生活困窘的背后,精神生活自然更加匮乏,偶尔月余,公社放映队会来放一次电影,有点精神慰藉的味道,根本解不了馋,而说书则填补了那个时代我们精神的饥饿。
我对听书情有独钟——不像电影,这次看过眼巴巴望着下次,颇有点望穿秋水的遗恨——今天听过的书,精彩处戛然而止,不过别急,留下的悬念等下回分解,明天再来。那时,我常惊诧于说书人的肚皮,看似不大,怎么装得下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
说书人到庄上,多半是闲来无事的时节,仔细想来,似乎夏天多一些。来了先不急着走马上场,这一来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得先入住一户农家,这不必有过多的劳神,来之前早就商议好了,直接把被褥家伙搬进事先订好的那家。
夏日的晚上,空旷的谷场中间,放一盏汽油灯,光影中,说书人淡定而坐,面前的小凳上,一面铜锣,一只小鼓,一杯白开水。起初是几个人,不一会就聚集了一群人。说书人倒并不急,就像一幕戏剧的前奏,抑或像运动员赛前的热身,熟练地将小铜锣的系绳挽在左手腕上,右手则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细棒,不紧不慢,敲起小锣,击起小鼓,热烈的气氛迅疾随着锣鼓齐鸣,在暗夜里喧嚣开去,三五里地爱听书的人听得心里痒痒。
用不了多久,原先空旷的场地上挤满了黑压压的人,有席地而坐的,有倚在树上或草垛边的。人们不时拍打着蚊子,边眼巴巴地等着开场。开场时说书人照例会先唱几句,悠扬得很,时而婉转,时而高亢,好听极了。小伙伴们有的从家里拿来凉席,有的拎着口袋,挤出一处角落,随手一放,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方便得很。
终于开唱了。喧嚣的人群一下子静下来。饥肠辘辘的蚊子恰好乘虚而入,不时“噗”的一声,不知又是哪只该死的蚊子因贪吃捐躯了。那些听得入迷的人常会遭到蚊子的暗算。和汗流浃背一样,这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听书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人们或微笑,或大笑,或担心,或痛恨,心软的听到伤心处总是汗涔涔而泪潸潸。
孩子们起初还能安静听书,但终究坚持不了多久,就原形毕露了,吵吵闹闹不时引来大人们的叱责。我敢肯定自己是用心听的。印象里,大五最顽皮,小我三两岁,听书时手脚从来没闲过,不是抓抓这个女孩辫子,就是挠挠那个小孩胳膊。有一次,甚至捉弄起自己的大爷来——在我们苏北,大爷就是父亲的哥哥。那次,他大爷坐得久了,许是觉得腰疼,就立起来舒展一下。大五趁他不注意,顺手将他大爷坐的小凳抽了出来。他大爷筋骨舒展好了后,冷不防向下一坐,噗通一声,重重地摔了个屁股蹲。他大爷脾气比较大,破口大骂:“是哪个小兔崽子,害得他大爷摔了一跤?”摔也摔了,倒不忘赚个便宜。
谁知,大五立马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大爷,你怎么知道是我干的?”全场大笑。那说书人也抑制不住,一手捂着肚子笑,一手猛劲地敲打着小鼓。
每天晚上,我总是听到半途,就有了困意,先是迷迷糊糊,努力克制住,要不了多久,就抵挡不住瞌睡虫的诱惑,耳边的锣鼓声渐渐远去了。不单是我,半场的光景,小伙伴们早睡成一片。我们睡意正浓,懒得爬起来回家,就继续睡在场地上。父母们是不用担心的。夜里,有的滚离了席子或口袋,身上沾满了泥土,惹来早醒孩子的大声狂笑,被笑的起初还懵懵懂懂,睡眼惺忪,待清醒点,也不由哈哈大笑,原来笑人者自己也是灰头土脸。
听书的那些晚上,最怕的是突然来个暴雨阵雨,噼噼啪啪,雨点如筛落下,人们四散而去,透心凉意,如风袭来。我却常常心存侥幸,躲在屋檐下,心里盼着是阵雨,等着雨停。其间,就有被我拿捏得准的,雨很快就止了。这样的幸运不是很多。雨越下越大,我只好一路奔回家,目光犹向门外不断张望,念叨着雨是不是很快就会停下来——等雨一停下,还得杀回去听书。倘若大雨滂沱,只好睡下,辗转反侧,耳朵倒侧着,哪怕有一丝别的响动,都疑心重新开锣说书了。等得久了,困意一阵阵袭来,只好在不甘中慢慢睡去,那书中的故事兴许会在当夜的梦中继续。
记忆中,说书人每一次来,都不会把书说完,最多不过一部书的三分之一。现在想来,或许是他故意留下悬念,吊人胃口吧。听书的快乐总让人感觉时光过得太快。说书人要走了。临走前一天,寄住那家的主人就会拎着口袋,挨家挨户凑份子,每个人都会笑脸相迎,一瓢玉米,或一碗稻谷,已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会有一户人家犹豫不决的。临行,说书的总会或多或少留一点,不用多说什么,权当是住宿吃饭的费用,主人往往会推辞,实在婉拒不下,就象征性地收下一点。
说书人走了,众人的乐趣似乎一下子没了,寂静的夜晚,有人会下意识地转悠到那块场地,似乎那说书人还在,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还萦绕在耳际。我的魂魄也似随说书人而去,会好几天缓不过神,空空落落的。
读初中时,我对听书更加痴迷。由于家距离学校远,中午时间紧,我只好在学校吃午饭。学校边上就是集市,每逢集市总有说书的。这,倒给我听书带来了极大方便。
逢集那天,我都会在学校慌手慌脚,匆匆忙忙吃过午饭,便急着赶往书场。和包村的不一样,集市上说书的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收一次钱,听众给三分钱五分钱不等,出手阔绰的,会主动给六分,甚至七分的也有。有时,说书的说在兴头上,刹不住车,会连续说上两个小时。中间,他会不失时机地点一句:“各位听客,我两场连说了,到时候请多多捧场啊。”言下之意,到时收钱了别忘了付双份。
收钱自然不是由说书人亲自操刀。甫一坐定,他眼光稍微一逡巡,不消两分钟,就会物色出一个帮忙的好手来。当然,帮忙的大多能说会道。受邀帮忙的,都看作是件光荣的差事,自会很乐意地接受。
收钱时,帮忙的就会手托着一只毡帽,或者一只斗篷,有时说书的会先准备好一只搪瓷缸,不大不小的那种。到了你的面前,如果你只想听书却不想放血,那帮忙的绝不会轻易离去,一直站你面前,笑眯眯的也不恼,双手托着收钱的物,直到你心甘情愿的“纳税”。否则,一大捧眼睛在盯着你呢。遇到我这样的年少书生,断不会强求的,他会立马转向下一位。有时,我会觉得对不起说书人的口干舌燥,会自觉地将手伸进口袋,下很大决心,将早已捏久了带着体温的几分零花钱“捐”出来。战果丰硕,说书的会更加起劲,满面春风,声音自然更加铿锵有力。
那时,手表还是极奢侈的物品,一般人用不起,就连说书人也不一定有。我往往因听书痴迷而迟到。怎样安心听书,上学又不迟到,成了我寻思琢磨的头等大事。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自然界潜藏着的秘密——阳光。好几次,我依据太阳透过叶缝的光影,专门在一棵树的树干上做了标记,接下来好几次听书,阳光照到那标记时,我上学恰好踩准上课的鼓点。
但我没有料到,阳光也会捉弄人,投下的影子并不准,随时发生变化,害得我隔三差五迟到。班主任是个年轻小伙子,他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逢集,我总会迟到。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很负责的。
那天下午上课后,他从窗外发现我又不在教室,就骑着自行车在集市上寻找。结果,可想而知,巴掌大的集市用不了多久,我就被从书场里揪了出来。
他一脸的怒气:“你的爸妈莫非花钱让你来听书的,不是来学知识的?”一句话,说得我面红耳赤。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听一次书,潜心读书。
现在,我偶尔回陇集老家,从闹市经过,总会忍不住望望那个曾经说书的地方,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了。
从小到大,三侠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自不必说,说书人说的比这要稀奇古怪得多了,各路英雄豪杰尽登舞台,十八般武艺,飞檐走壁不在话下,最引人入胜的还是那些侠客,或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或上天入地,眨眼间踪影全无。说书人说,天上的流星其实不是星,那是侠义英雄提三尺剑,行南闯北,东奔西走,为世间除暴安良呢。
直到有一天,随着我们渐渐老去,那一声声锣响鼓鸣,那一场场精彩说书……将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想,那份听书的快乐和幸福会永远沉淀在我们温暖的记忆里。
相关问答
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和精神疾病。这些压根就不需要管的问题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去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有...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听书。我一般会在晚上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上下班开车或是在家收拾屋子的时候听书。很多人认为看书和听书是一回事,不都...
我认为每天晚上阅读一小时,对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比较难坚持。你这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有三个:每天、晚上、一小时。我认为每天阅读一小时并不难,但是如果非...
这个年纪但是感到心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人,也许是对生活缺少了以前的压力和热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到了50岁的时候,自己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遵...
我一般会在得到APP上听书,当然得到上也有邵恒头条和逻辑思维这两个免费的专栏可供学习,每天都有更新,是个很不错的充电方式。希望你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
1.提升文件管理视频文件归类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方便查询,打好标签,快速自动整合,避免老是在找文件文件。XYplorer界面一览:该软件最方便的是同时打开多...麦...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也给人以才干。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的时候,你的声音就...4.读...
找些重复性的、虽不劳神,但是有明确目的标的事情去做。目的是让肌体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拿我个人来说:做点木工,搞点篆刻,一晃一天就过去了,关键到了晚上...
谢邀。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这是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我们学习古诗词,从熟悉、赏析到创作,需要对这些基本知识了解清楚,才...谢邀。...
时间爆发出来,酿成大祸,排解负面情绪最有用的是去运动,出一身臭汗,运动可以使体内的内酚酞分泌旺盛,让人身心愉悦,不快乐一扫光,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