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知己难寻,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辈子。”
这句话,出自郭德纲和于谦合作20周年专场的海报,寥寥数语,里面都是情义。
郭德纲和于谦如今在相声界的地位很高,两个人的相声功底自然不必说,专业性非常强,往台上一站,就是一场精彩。
说起郭德纲,现在名气很大,可谓是名利双收。
事业成功,德云社声名鹊起,火得如火如荼,郭麒麟也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了德云社的招牌。
很多人经常评论郭麒麟:“生子当如郭麒麟。”
足以见得,郭德纲对郭麒麟的教育非常成功,他也曾表示,郭麒麟是他最好的作品,看郭麒麟的教养,就知道郭德纲的人品。
出生在天津的郭德纲,为了相声,付出颇多。
郭德纲在1979年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来又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还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
在这期间,郭德纲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
1995年,郭德纲创办北京德云社,2005年起,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如今已经名气斐然。
事业上成功固然很让人羡慕,可更让人羡慕的是郭德纲和于谦的搭档之情。
两个人搭档20年,郭麒麟拜于谦为师,于思洋是郭德纲的徒弟。
两个人是朋友,是搭档,更是知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依靠的人,也许谁都没想到,这一搭档就是20年。
郭德纲和于谦合作20周年专场出了海报,除了郭德纲于谦,还有3组搭档,分别是高峰和栾云平、孟鹤堂和周九良,以及冯照洋和杨鹤通。
看完4组搭档的海报,只有一个感觉:惹人泪目。
每一组海报,都精美用心,细节之处,特别打动人,比如下面这些。
细节一:文案特别甜文字的魅力,和图片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候,几句话,就能给人一种画面感,也可以用几个字就直中人心。
来品一品海报上的文案。
1.郭德纲和于谦
郭德纲:“人说知己难寻,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辈子。”
于谦:“人说入对难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后余生。”
2.高峰和栾云平
高峰:“我可以随便说,我知道他什么包袱都能接得住。”
栾云平:“我可以随便问,我知道他什么情形都能圆得回。”
3.孟鹤堂和周九良
孟鹤堂:“众所周知!”
周九良:“山海可证!”
4.冯照洋和杨鹤通
冯照洋:“舞台上站在你身边的快乐,都是真的。”
杨鹤通:“舞台上一个包袱一声响的默契,也是真的。”
除了文案,仔细看,会发现海报上都有英文,翻译过来,也都是满满的动人。
比如郭德纲和于谦的英文合起来是这样的。
“You complete me.
My pleasure.”
翻译过来大致是:“你成就了我,我的荣幸。”
不过我觉得,用郭德纲和于谦本来的话可能更合适,应该是:“与有荣焉,你我当如此。”
再比如,孟鹤堂和周九良的英文合起来是这样的。
“No one,but you!”
翻译过来是:“除了你,没有别人,或者非你不可。”
不仅文案,连英文都感人。
除了这2个细节,还有其他的,比如海报的动作,比如拼接风格,仔细看都是感人的点,海报做成这样,真的是很用心。
对于相声来说,好的伙伴,能让你事半功倍,也能让你的相声有不一样的精彩。
郭德纲和于谦20周年专场的4对搭档,都很默契,彼此配合,所向无敌,这样的4组同台,很让人期待。
其实,工作上能遇到好的伙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郭德纲和于谦这一对搭档,可以一起工作20年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一)个体差异虽大,但愿意互相包容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独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自然也会有不同的为人处事方法。
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能遇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就像郭德纲说的,他私下很内向,不喜欢应酬,而于谦一天能赶6个饭局,喜欢热闹,两个人截然不同。
不同的人在一起共事,就必须要包容,如果都只随着各自的心意,估计会有不少矛盾。
于谦就曾经说过很感谢郭德纲的包容,如果两个人不互相理解,彼此包容,是不会走到现在的。
如果工作中能遇到一个愿意包容你的伙伴,是值得珍惜的事,当然你也可以去包容你觉得值得的人,成为别人的伙伴。
(二)三观相合,才能共同成长
能够长久共事的人,一定是三观相合的。
可惜的是,三观相合,本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人的行为容易控制,思想却难以把握。
很多人觉得三观对于工作,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
你看那些能够长久合作的搭档,一定是三观一致的人,起码对待原则性问题,一定是有相同点的。
在茫茫人海,遇到一个三观相合的合作伙伴,这样的难度,几乎和可以遇到一个相爱一生的人一样难得。
德云社里有很多三观相合的人,你看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或者两个人的采访,你会发现,在很多问题上,是彼此赞同的。
因此三观相合,才能减少矛盾,因为互相懂得,所以彼此体谅。
也许正因为三观一致,郭德纲和于谦才能一起携手二十年。
(三)时间的打磨,是彼此的用心
遇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伙伴不难,难的是这个伙伴可以陪你经历漫长岁月。
郭德纲和于谦一起说了20年相声。
20年有多长?能让一个青葱岁月的少年,成为一个而立之年的父亲,就像郭德纲说的,是大半辈子。
人和人的感情,有了时间的牵绊,就会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好的合作伙伴,都是彼此用心的。
郭德纲懂于谦,所以几乎不会干涉他的任何决定,而且无条件信任于谦。
两个人台上是搭档,台下是挚友,甚至两家人关系也很好,他用自己的本事,给了于谦一个舞台。
于谦曾说过,自己原本不打算从事相声这一行,如果不是遇到了郭德纲。
不管郭德纲发生什么事,被夸还是被骂,于谦始终是他的后盾,不离不弃。
如果你也遇到了好的合作伙伴,请记得好好珍惜。
郭德纲和于谦20周年专场,4组搭档同台你最喜欢谁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雨涵
前几日,郭德纲于谦合作20周年相声专场举办。这场演出的宣传海报宛若结婚纪念日的请柬一般,郭德纲的海报文案上写着,“人说知己难寻,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辈子”。
而于谦的海报文案上回应道,“人说入对难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后余生”。
就连海报的英文文案都暗藏着小心机,郭德纲的海报上是“you complete me”(你成就了我),于谦的海报上对应着“my pleasure”(是我的荣幸)。
不止如此,郭德纲还特意在微博上@于谦,“小半辈子都搭你身上了”。于谦也“浓情蜜意”地回复说,“与有荣焉,你我当如此”。
网友们被猝不及防地喂了一大口“狗粮”,有人评论说,要说发糖,还是这“老两口”最会了。
亲切的说法,是把郭德纲和于谦称为“郭大爷”和“于大娘”。相声票友们分析说,两个郭德纲成不了事,两个于谦更不可能。“中国相声这门技艺没死绝,真亏祖师爷显灵的时候给郭德纲配了个于谦。”
郭德纲自己也这么说,“这是祖师爷疼我,给我了一个这么好的捧哏演员。”
郭德纲和于谦到今年正式搭档了20年,他们两人的关系是同事、搭档,又是好友、知己,更是胜似亲人,很难用单一的关系一概而论。
他们二人的“琴瑟和谐”,往小了说,是一段知音奇缘,往大了说,真的是缔造了中国曲艺史上的传奇故事。
关于郭德纲的奋斗血泪史,完全能拍一部电影。当年他从天津到北京只身闯码头,最穷的时候要把小灵通卖掉换馒头吃,演出完没赶上公交车一个人走20公里路回大兴的出租屋,边走边哭。
按照郭德纲的说法是,“当年我落魄在北京,没人认识我,也没人管饭,天天饿得看谁都是饼。在那种情况下,人家介绍认识了于老师。”
郭德纲是为相声而生、为相声而活,简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小说主角原型。
可在于谦那儿,相声对他来说只是个爱好。他说,”我对相声没有责任,它不欠我什么,我也不欠它什么。”
于谦父母都是石油系统的高级知识分子,自小跟着姥姥和五个姨妈长大,说他是养尊处优、提笼架鸟的大少爷也不为过。
后来于谦进了北京曲艺团,算是有了编制,可是恰逢相声不景气的年月,于谦的工资条上曾经一个月只发一块二。不过他也并不苦闷,出去演小品、拍电视,还能够跟朋友有大把时间钓鱼喝酒,于谦反倒非常自得其乐。
一个底层奋斗,一个优哉游哉,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块,却是天造地设一般地对了眼。
两人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是在2000年,那时郭德纲被于谦所在的北京曲艺团借用,两人一逗一捧,就临时搭了个伙。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郭德纲回忆两人的初次合作时说,“台上惊着我了”。郭德纲说,无论是分寸、劲头还是火候,“谦哥让我特别满意,挑不出毛病”。
那时郭德纲已经操办起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可正值相声行业的最低谷时期,郭德纲的草台班子和江湖摆地摊也没什么差别,他怕耽误了于谦,没好意思提出正式搭伙。
直到2004年,德云社终于有了点起色,于是郭德纲向于谦发出邀请,两人正式成为固定搭档。就像他们合作20周年专场的宣传文案上说的,这一搭,“就搭了往后余生”。
郭德纲说,当年于谦是从体制内流落到民间和潦倒的自己“私奔”。好在于谦算是跟对了人,没过两年,德云社就真正红火起来,开始一票难求。
德云社的十周年纪念演出,他们甚至返场22次,一路演到了凌晨3点多,观众起立鼓掌半个多小时,久久不肯离去。当时郭德纲和于谦都泪洒舞台。
2010年前后,德云社一度濒临绝境。而郭德纲也应了师父侯耀文对他的评语,“一路坎坷走来,势必嫉恶如仇”,展现出来自己从江湖习得的狠辣作风。
当人们以为性情温和、与人为善的于谦不认同郭德纲的做法时,于谦对搭档力挺说,“幸亏郭德纲这样,郭德纲要像我这样的话,就没有德云社了。”
可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郭德纲反倒希望儿子学习到于谦身上的通达。他把郭麒麟送去给于谦当徒弟,于谦也像慈母一般对郭麒麟言称“我儿”,对郭麒麟寄语说,“立于皓月之边,不弱星光之势,傍于巨人身侧,不颓好胜之心”。这似乎也正是于谦对于自身位置的认知理解。
与台上的舌灿莲花、神采飞扬相比,郭德纲说自己在台下有社交恐惧症。他喜欢一个人在家看书和研究戏曲,一年到头跟外人吃饭的机会可能十回都没有,一说吃饭半个月前就开始发怵,看见桌上有外人会直接发问:"你走还是我走?"
而他在台上调侃于谦说,“一天能赶八个酒局,见一万个朋友”。
现实中的于谦也确实一直都是呼朋唤友的作风,和台上的角色截然相反。
郭德纲当年给于谦出的书作序,题目就叫做——《他活得比我值》。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在台上和台下就这么恰到好处地补上了对方生命中的缺口。
大多数CP都会相爱相杀,而郭德纲和于谦之间似乎只有“相爱”,没有“相杀”。2011年,郭德纲和于谦接受曹可凡的采访时被问“你们俩红过脸没有”,于谦坦然地说,“不但生活当中,在艺术上我们也从来没有过。不说红脸,就连掰扯几句都没有,并且心里一点结都没有。”
这些年来每逢于谦过生日,郭德纲都会准时在微博送上生日祝福。从称呼的变化来看,两人这些年的感情也是越来越“如胶似漆”。
2013年的生日祝福中,郭德纲称于谦为“师兄”,于谦称郭德纲为“郭老师”。
在2016年之后,于谦开始称呼郭德纲为“角儿”,两人也越来越放肆地当众“秀恩爱”。郭德纲发了他和于谦的合照,并配文说“惟愿此生永伴同行”。一句话让网友表示,“我又相信爱情了!”
去年是于谦的50岁生日,郭德纲再度送上祝福,“半百光阴人未老,吃喝抽烫志犹坚”。于谦回复说,“又蒙我角多错爱,天命犹思报德云”。
这样的相濡以沫、情比金坚,难怪网友们会说,“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郭德纲有于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问答
郭德纲的红是从2005年开始的,当时好像坐上火箭似的,就红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这么红?说明郭德纲真的有实力,他的作品与传统相声截然不同。对传统相声的改...郭...
德云社20周年庆典是有完整版的,但是优酷将其剪切成碎段。现在郭德纲的节目正版平台有优酷合作的演出视频,喜马拉雅的《郭论》,今日头条的《一郭汇》,爱奇艺...
德云社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靠实力而达到的,所以我坚信,无论是10年还是20年,德云社肯定是越来越火爆的,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德云社之所以会...德...
现在郭德纲、张云雷、岳云鹏、孟鹤堂带队的商演基本都卖满,稍微弱一点的可能是张鹤伦、烧饼的个人专场,以及张九龄、李云天等人的德云三宝,但是演出数量很少。...
在世界艺术体系中,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像是画画、跳舞与唱歌等艺术,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它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成为了一种独有且深受别人...在...
那时候广播还是听友点播,每天点谁的都有,马三立、侯宝林、马季、刘宝瑞等等,但每天压轴的也是点的最多的,必定有个郭德纲于谦。什么李菁开车,西征梦等等,...什...
首先来说我不赞成说郭德纲挽救了相声这个说法老郭只是重新带火了相声,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相声并且喜欢了相声。当然也是相声或者说传统相声,小剧场相声带活...
于谦的父...关于他的相声或他的主持在这就不举例了,相声手艺和其ta领域一样,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这种择学的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文化浅薄,如他所说:可以没有文凭,...
因为缘分到了确实是因为机缘巧合,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样,在那个于谦几乎快要放弃相声,郭德纲没有特别合适的搭档,还没正式成立德云社举步维艰的时刻,两人就像...转...
很多人用手机浏览,应该是看不全问题的,所以先把问题补充完整。提问者在题目下说了这样一句话:“郭德纲的相声应该算是小品和相声的结合,又偏向小品的味道多一...